[发明专利]提高窑口浇注料使用周期的设计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9908.4 | 申请日: | 201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9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福;仝超;章武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0 | 分类号: | F27D1/10;F27D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窑口浇注料 使用周期 停窑 膨胀处理 使用寿命 浇注料 锚固件 使用期 烘烤 节约 浇注 拆模 护铁 台窑 支模 焊接 养护 检查 施工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提高窑口浇注料使用周期的设计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高窑口浇注料使用周期的设计方案包括施工前检查与确认、锚固件焊接及膨胀处理、支模浇注、养护及拆模、检查、升温、烘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设计可以提高窑口浇注料使用寿命一倍,使用期达16个月以上,每年可减少停窑一次,每台窑每年减少更换护铁费用15万元,节约浇注料费用8万元,可节约开、停窑升温费用50万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窑口浇注料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窑口浇注料使用周期的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目前,窑口浇注料承受燃烧器火焰温度达1700℃的热辐射,同时承受温度近1400℃的熟料的磨损与冲刷,还要承受筒体变形产生的应力、窑内砖沿筒体方向的剪切力等。目前窑口浇注料与窑内砖相比其使用周期相对较短,一般窑口浇注料的使用周期为6-8个月。通过重新设计,窑口浇注料的平均使用周期达到16个月,基本与窑内砖周期同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窑口浇注料使用周期的设计方案,解决过对窑口锚固件形状与材质选择、浇注料表面处理、膨胀缝形式选择等,消除部分机械应力对耐火材料的影响;消除因高温产生应力的对耐火材料的破坏;消除化学侵蚀对耐火材料的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窑口浇注料使用周期的设计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高窑口浇注料使用周期的设计方案包括施工前检查与确认、锚固件焊接及膨胀处理、支模浇注、养护及拆模、检查、升温、烘烤,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施工前检查与确认:
首先清理施工部位的灰尘以及杂物,检查窑口护铁、挡砖圈烧损、胴体表面变形及氧化层情况,并再次确认;
对窑口护铁出现的松动,进行重新紧固螺栓和调整摆放位置,烧损严重的进行更换;
对挡砖圈脱焊的重新进行处理,对烧损严重的挡砖圈进行更换;
对筒体变形部位进行确认或拍照,对锚固件尺寸作相应处理;
对筒体已氧化部位的锚固件的焊接要进行焊接点打磨。
2) 锚固件焊接及膨胀处理:
焊接前,必须对锚固件材质和焊条品种进行确认并确保符合要求:正面锚固件将设计成活动型锚固件;将锚固件分成底座和锚固件两部分;底座由50mm×40mm×8mm 的钢板中心打φ18mm孔制成;底座焊接在窑口护铁正面, Y型锚固件串挂、点焊于底座中心孔中,锚固件头部戴膨胀套。
3) 支模:
模具采用钢制或木制的刚性材料制成;采用木模时应采用厚度不低于10mm的多层板,对于有弧度要求的部位可采用不低于5mm的模板,支设采用保证不涨模、不跑模 ;模具在使用前应彻底清洁并做防水处理;
模具支设好后预留的浇筑口为原来浇筑面积的2-3倍,以便于浇筑料的倒入和振捣施工。
4)膨胀缝留设:用三合板或4mm PP中空板预留窑口侧、端面留设膨胀缝,每块相邻护铁之间留设膨胀缝。
5) 浇注料的搅拌、浇注:
一次搅拌量应以15分钟内施工完为一批量,搅拌的次序应分二次进行:先加入骨料、粉料和结合剂进行干混,然后加80%的水,并根据浇注料的干湿情况加入余下的水;总加水量参照浇注料厂家提供的标准加水量进行控制,干混搅拌时间为2分钟,湿搅为3分钟;
窑口浇注料需水量一般相对较小,需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控制,以防影响质量。膨胀缝是在浇注过程中留设,切记不得遗漏;在浇注料与耐火砖连接处,应做好防水措施,以防耐火砖受潮和浇注料失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9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石灰窑窑体
- 下一篇:具有多层分仓缝的炉衬结构及其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