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自动化图模智能管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9149.1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3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卢小海;彭嵩;张喜平;陈波;陈士强;苏译;张立航;邱军旗;赵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7/5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模 配电自动化 管控 层次关系 构建设备 拓扑关系 分析器 构建 拓扑 智能 基本单元 节点信息 模型校验 设备拓扑 数据构建 通过设备 通知中心 拓扑等价 完整系统 映射关系 主控程序 起始点 设备间 无向图 中母线 变电站 记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图模智能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设备及其容器之间关系,及已有设备拓扑关系,构建设备间层次关系;(2)基于无向图、以关系为拓扑基本单元,以变电站中母线为起始点,通过记录的节点信息,以及与设备间映射关系,迅速构建设备间父子拓扑关系;(3)基于构建的层次关系、拓扑关系,采用图模拓扑等价判断方法,构建模型校验主控程序、数据构建器、层次分析器、拓扑分析器及通知中心,完整系统地实现配电自动化图模智能管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图模智能管控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图模智能管控,实现基于CIM/SVG图形的语法语义校验、一致性校验和拓扑校验全维度校验。实现基于红黑图的图模异动智能管控和调试技术,在调试环境下进行配网设备建模、模型校验、数据接入验证和分布式图模导入机制。目的在于规范配网图模维护机制,提供完整的配网图模校核及共享服务能力,努力提升配网图模运维的智能化水平。
从根本上实现“一次维护,多处使用”的目标,极大减少冗余性工作;针对当前缺乏直观的模型校核手段等现状,该图模智能管控平台通过多维度的校核项目实现离线环境下图模自动校核,并支持完备的历史版本管理功能,以技术手段辅助人工校核工作,极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图模的质量得到保证;为进一步提升图模运维的智能化水平,研究实现配网专题图的自动构图功能,通过抽取配网特定区域的设备集合完成自动构图功能,客观上二次校核了模型拓扑关系;在此基础上,由一次模型扩展到二次模型的运维工作,实现通讯、测点模型的构建,从而为调试态运行环境奠定图模应用基础。
目前已初步建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图模维护和共享平台,配电自动化系统图模维护和共享平台实现了GIS图模的导入、简单校核、流程审核及多版本储存机制。实现了独立图元、图形编辑工具,图模导入、校核工具及基于Web的图模浏览应用,为图模智能管控的开发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自动化图模智能管控方法。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电自动化图模智能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设备及其容器之间关系,及已有设备拓扑关系,构建设备间层次关系;
(2)基于无向图、以关系为拓扑基本单元,以变电站中母线为起始点,通过记录的节点信息,以及与设备间映射关系,迅速构建设备间父子拓扑关系;
(3)基于构建的层次关系、拓扑关系,采用图模拓扑等价判断方法,构建模型校验主控程序、数据构建器、层次分析器、拓扑分析器及通知中心,完整系统地实现配电自动化图模智能管控。
优选地,所述构建层次结构关系的具体如下:
S1.遍历配网设备表;
S2.记录设备容器为直接容器;
S3.遍历馈线表;
S4.查找下一条馈线中节点号为正的馈线段;
S5.利用已有设备间父子拓扑关系,查找相连的主网负荷;若存在相连主网负荷,则执行步骤S6,否则执行步骤S4;
S6.利用已有设备间父子拓扑关系,依次查找到相连的断路器、母线;若存在相连的断路器和母线,则执行步骤S7;否则执行相应操作后执行步骤S4;
S7.将主网负荷的直接容器指定为断路器,将馈线的直接容器指定为断路器,将断路器的直接容器指定为母线;
S8.查找母线所属厂站,记录厂站为母线直接容器;
S9.判断馈线表是否遍历结束,若是则执行步骤S10,否则执行步骤S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9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