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患者的行为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58137.7 | 申请日: | 2018-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秋;邱劼;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朱薇蕾;吴敏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患者数据 存储介质 提示信息 行为监控 预设区域 物联网 预设 警戒 终端 医护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设备 患者行为 生命体征 医疗终端 移动期间 移动信息 用户体验 绑定 触发 发送 场景 监控 响应 便利 移动 优化 |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患者的行为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患者的医嘱确定第一预设区域;发送提示信息至与所述患者绑定的医疗终端,以引导所述患者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在所述患者移动期间,从物联网设备获取所述患者的患者数据,所述患者数据包括生命体征及移动信息;响应于预设警戒事件,发出提示信息,所述预设警戒事件基于所述患者的患者数据触发。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基于物联网技术极大地便利医护场景中对患者行为的监控,以优化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患者的行为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院等医护场景中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智能手环、摄像头等设备来监控患者在医院内的行为。
但是,现有针对患者的行为监控措施仅能起到记录作用,以便在发生事故时作为证据展示。
在现阶段,大多数情况下,在医护场景中患者的行为监控存在较多局限,无法充分发挥智能手环、摄像头等电子设备的全部优势,使得患者的使用体验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及时跟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基于物联网技术更好地实现在医护场景中对患者行为的监控,以优化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患者的行为监控方法,包括:基于所述患者的医嘱确定第一预设区域;发送提示信息至与所述患者绑定的医疗终端,以引导所述患者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在所述患者移动期间,从物联网设备获取所述患者的患者数据,所述患者数据包括生命体征及移动信息;响应于预设警戒事件,发出提示信息,所述预设警戒事件基于所述患者的患者数据触发。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患者的医嘱确定第一预设区域包括:获取所述患者的医嘱;根据所述患者的医嘱及预设区域内的人流分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预设区域。
可选的,所述从物联网设备获取所述患者的患者数据包括:从所述患者携带的便携式设备获取所述患者的生命体征;从设置于预设区域的影像采集设备获取采集到的影像信息;对采集到的影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以从中筛选出所述患者的影像信息;根据所述患者的影像信息获取所述患者的移动信息。
可选的,所述预设警戒事件包括:所述患者进入第二预设区域,所述第二预设区域包括预设区域内的常态禁区以及根据所述患者的医嘱和/或生命体征确定的临时禁区;所述响应于预设警戒事件,发出提示信息包括:响应于所述患者进入所述第二预设区域,根据所述第二预设区域的安全等级和/或所述患者的移动信息,向所述患者和/或与所述患者关联的人员发出所述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预设区域的安全等级和/或所述患者的移动信息,向所述患者和/或与所述患者关联的人员发出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二预设区域的安全等级低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或所述患者的移动信息表明所述患者的移动幅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患者携带的便携式设备发出所述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预设区域的安全等级和/或所述患者的移动信息,向所述患者和/或与所述患者关联的人员发出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二预设区域的安全等级高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或所述患者的移动信息表明所述患者的移动幅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患者携带的便携式设备以及与所述患者关联的人员的信息提示设备发出所述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预设警戒事件包括:所述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生异常;所述响应于预设警戒事件,发出提示信息包括:响应于识别到所述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生异常,向与所述患者关联的人员的信息提示设备发出提示信息。
可选的,通过所述患者携带的便携式设备识别所述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发生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81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径规划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微创视像处理的智能边缘计算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