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残茬回带的弹齿式清秸防堵种床整备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7946.6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8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涛;史乃煜;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残茬回带 弹齿式清秸防堵种床 整备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装置由弹齿单元组、传动部件、驱动部件弹齿角度控制杆构成。所述弹齿单元组包括弹齿、弹齿连接座、弹齿连接轴和控制杆连接座;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经驱动部件传递动力,弹齿单元组等间距布置在传动部件外侧,随传动部件一同运动;对原茬地残茬进行侧向(单侧或双侧)水平输送、抛撒至机具外面(单侧或双侧),均匀覆盖于已播地表面上。本发明有效减少了免耕播种机作业过程中残茬回带量,从而实现高质量种床整备,同时减小了动土量,降低了功耗,为免耕机的清秸覆秸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防止残茬回带的弹齿式清秸防堵种床整备装置。
背景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于我国被定义为“农田采用少、免耕方式,利用作物残茬覆盖地表,降低土壤水蚀及风蚀,提高作物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并提升抗旱能力的耕作技术。”具有保护环境、提升地力、高效节能、蓄水保墒及节本增效等优点,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欲实现该技术,需设计研发配套的保护性耕作装备,而其中质量可靠且性能良好的免耕播种机作为保护性耕作的关键,变得尤为重要。因保护性耕作的特殊要求,免耕播种机需在有大量残茬覆盖的地表进行免耕播种作业,因此,提高播种机在残茬覆盖地作业时的通过性,保证播种质量,是免耕播种技术有效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原茬地残茬覆盖量大,被动防堵技术无法解决作业时残茬堵塞问题,因此必须采用动力驱动防堵技术进行残茬处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提供动力,驱动防堵装置对残茬进行粉碎、抛撒等作业实现防堵,在工作部件抛撒残茬时,由于其回转作业产生的惯性,会产生残茬回带,回带的残茬落在整备后的种床,积累后易造成播种单体堵塞,制约精准播种施肥进一步发展。
为此提出了一种防止残茬回带的弹齿式清秸防堵种床整备方法与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原茬地免耕播种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防止残茬回带的弹齿式清秸防堵种床整备方法与装置,在减少动土量的前提下,防止残茬回带,进而实现高质量种床整备,同时节省功耗兼顾受冲击时过载保护。
本发明创造的基本设计是:清秸装置作业时,弹齿单元组等间距布置在传动部件外侧,随传动部件一同运动,对原茬地残茬进行水平输送作业,后将残茬抛撒至机具侧向,均匀覆盖于已播地表面。所述弹齿A、弹齿B、弹齿C通过弹齿连接座A、弹齿连接座B、弹齿连接座C固装在弹齿连接轴的左、中、右三个部位,与控制杆连接座共同组成弹齿单元组;弹齿单元组通过轴座A、轴座B等间距固装在传动部件A和传动部件B外侧;驱动部件A和驱动部件B由传动部件A连接,驱动部件C和驱动部件D由传动部件B连接;弹齿角度控制杆的一端铰连于前一个弹齿单元组的弹齿角度控制杆连接座上,另一端铰连于后一个弹齿单元组的弹齿连接轴上,至此构成防止残茬回带弹齿式清秸防堵种床整备装置。
本发明通过防止残茬的回带,实现高质量种床整备,同时减小了动土量,降低了功耗,为免耕机的清秸覆秸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止残茬回带弹齿式清秸防堵种床整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弹齿单元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弹齿单元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4是防止残茬回带弹齿式清秸防堵种床整备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宽幅原茬地免耕播种机种床整备装置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7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蔬采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秸秆打捆机升降式减震捡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