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7314.X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5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秦兴国;屈淑灵;李晓旭;段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奥林特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项丽丽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鲜枸杞 枸杞提取物 果肉 制备 备用 破碎 碎块 外皮 沉淀过滤 传统工艺 粮食酿造 物质定量 中药领域 流动水 备料 汁液 果皮 酒液 打碎 清洗 | ||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枸杞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备料,将鲜枸杞900‑1100g用流动水清洗干净,备用;破碎:将鲜枸杞打碎,外皮破碎即可,果肉为碎块,果皮、果肉及汁液备用;提取;收醇浓;沉淀过滤;包装;本发明步骤简单,提取物质定量,效果好,使用传统工艺粮食酿造的低浓度酒液,不会破坏鲜枸杞的原有营养,能够增加其营养及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枸杞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枸杞为人们对商品枸杞子、植物宁夏枸杞、中华枸杞等枸杞属下物种的统称。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子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我们常见到的枸杞即为烘干或晒干后的干果。鲜枸杞为刚成熟未干燥的果实,与干果相比保存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同时,鲜果也具有不耐存放,难以长期保存的弊病,因此,趁鲜将其提取加工,将有效成分制成提取物或者溶液,就可以保存其大部分营养价值并长期保存,传统的对枸杞进行提取方法较为复杂,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枸杞提取物制备过程复杂,纯度不够,而提供了一种枸杞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步骤简单,提取物质定量,效果好,使用传统工艺粮食酿造的低浓度酒液,不会破坏鲜枸杞的原有营养,能够增加其营养及风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枸杞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将鲜枸杞900-1100g用流动水清洗干净,备用;
(2)破碎:将鲜枸杞打碎,外皮破碎即可,果肉为碎块,果皮、果肉及汁液备用;
(3)提取,浸泡搅拌,将步骤(2)中备用的材料加入到搅拌提取罐中,加入酒液2000-3000ml,浸泡不少于48小时,进行搅拌4-5小时,温度为40-50℃,转速20-60转/分钟,得混合液A,过滤,得滤液A另置,滤渣加入酒液2000-2500ml,再进行搅拌4-5小时,温度为40-50℃,转速20-60转/分钟,得混合液B,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B与滤液A合并,得混合滤液;
(4)收醇浓缩,将步骤(3)的混合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得枸杞浸膏300-600g;
(5)沉淀过滤,向枸杞浸膏中加水至1000-1500ml,静置24-26小时进行沉淀,取上层清液过滤,滤除杂质,即得枸杞提取物;
(6)包装,将步骤(5)的枸杞提取物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酒液为黄酒、白酒、浓度为40-70%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步骤(2)中的破碎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可以更充分的将营养相混合融入;步骤(3)以酒液提取有效成分易于转入,以不同酒液营养价值提升,多次提取收率高,并且所采用的酒液为低浓度的酒液,不会破坏枸杞的有效成分,酒液可以为白酒、黄酒或者低浓度的乙醇,白酒、黄酒与枸杞混合营养成分高,更保健,通过步骤(5)的加水沉淀,进步除杂是的提取物更纯,控制水量,使得水中含鲜枸杞含量为定值,便于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效率高,成本低,避免繁琐的加工及加工中带来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降低,通过将鲜枸杞破碎后直接投料,可以保留鲜品枸杞的特有风味,能够长期保存,使用方便,控制提取物的鲜枸杞含量,可以控制服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量不足效果欠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一种枸杞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奥林特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奥林特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7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