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板用斜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6912.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8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超;刘祥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瑞鑫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14 | 分类号: | E04G17/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025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板 用斜撑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模板用斜撑结构,其包括斜撑连接部、斜撑杆和固定在地面上的地锚;斜撑杆包括螺纹套筒、上螺杆和下螺杆,上螺杆和下螺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螺纹套筒的两端螺纹连接,上螺杆和下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上螺杆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下螺杆的另一端设有呈钩状的锁钩,且锁钩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斜撑连接部包括固定在铝模板上的两块筋板,两筋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筋板上开设有连接孔,销柱穿过两块筋板上的连接孔并贯穿安装空间,销柱的两端设有防止销柱脱离筋板的锁紧件。上螺杆和下螺杆与铝模板和地面连接时均为可拆卸连接,且支撑杆连接后,通过转动螺纹套筒可调节斜撑杆对铝模板的作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板用斜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住宅多为剪力墙结构,其混凝土成形后的垂直度、平整度等实测指标直接关系着施工质量要求,清水混凝土墙面可免去抹灰层,因此质量与节能环保息息相关,随着全钢模板在标准层施工时的普及使用,墙体成品效果质量相对增加。
目前的全钢模板主要采用的是铝模板,其具有不易锈蚀的特点,可多次重复使用。由于全钢模板的质量较大,因此对全钢模板需要采用更稳定的支撑结构,对于设于侧面的模板通常需要加入斜撑,通常是采用斜撑杆连接模板的侧面和地面,从而使模板、斜撑杆和地面构成稳定的三角关系;目前通常的连接方式为斜撑杆与模板连接的一端采用焊接,二斜撑杆的另一端则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从而当斜撑杆完成连接后,则不便于调节斜撑杆对模板的作用力,因此在连接斜撑杆时就需要确定好斜撑杆对模板产生的作用力,则在连接斜撑杆时,需要反复调试,连接较为费时。另外,在拆卸模板时,由于斜撑杆与模板为焊接,因此会对模板的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影响铝模板的重复使用;而斜撑杆与地面拆卸,则需要旋出地脚螺栓,且斜撑杆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定,调节斜撑杆的角度时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便于连接铝模板和地锚的模板用斜撑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模板用斜撑结构包括斜撑连接部、斜撑杆和固定在地面上的地锚;
所述斜撑连接部包括固定在铝模板上的两块筋板,所述筋板垂直于铝模板表面,两筋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安装空间与铝模板平行的一侧以及底部均开口,筋板上开设有连接孔,并设有销柱穿过两块筋板上的连接孔并贯穿安装空间,销柱的两端设有防止销柱脱离筋板的锁紧件;
所述斜撑杆包括螺纹套筒、上螺杆和下螺杆,上螺杆和下螺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螺纹套筒的两端螺纹连接,上螺杆和下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上螺杆的另一端置于安装空间内并与销柱连接;下螺杆的另一端设有呈钩状的锁钩,且锁钩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螺杆的端部可从锁钩的开口伸入锁钩的凹槽内;
所述地锚包括固定座和弓形梁,弓形梁的两端固定在固定座上,且固定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锁钩勾住弓形梁,且调节螺栓顶紧弓形梁。
本方案模板用斜撑结构的原理在于:
对铝模板进行支撑时,采用斜撑杆将铝模板和地面进行连接,以对铝模板进行支撑。斜撑杆连接铝模板时,上螺杆的端部置于两筋板之间的安装空间内,并与销柱形成连接关系。可选择的连接关系可以是在上螺杆的端部也设置连接孔,则两筋板上的连接孔和上螺杆上的连接孔连成一线,销柱穿过三个连接孔,并通过锁紧件将销柱的两端锁紧,从而使得上螺杆与铝模板形成铰接。
然后将下螺杆和固定在地面上的地锚连接;下螺杆端部的锁钩勾住弓形梁,并旋转锁钩上的调节螺栓,使调节螺栓顶紧弓形梁,从而防止弓形梁脱离锁钩的凹槽,即使得下螺杆和地锚形成连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瑞鑫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瑞鑫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周转式构造柱投料口
- 下一篇:结构卸载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