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水汽透过率的墙布用热熔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6849.5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严迎燕;张艳林;吴建东;蔡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51/06;C08J5/18;C08F255/02;C08F222/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周郑奇;林名钦 |
地址: | 5282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布 水汽透过率 热熔胶膜 墙体 制备 丙烯酸共聚物 聚烯烃基体 挤出造粒 流延成型 使用寿命 粘接树脂 聚烯烃 抗氧剂 增黏剂 重量份 受潮 树脂 粘合 发霉 高粘 渗水 回潮 乙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水汽透过率的墙布用热熔胶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热熔胶膜是由以重量份计的聚烯烃粘接树脂20‑40份、聚烯烃基体树脂40‑70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10‑25份、增黏剂5‑30份、抗氧剂0.2‑1份经过挤出造粒后,进一步流延成型。本发明产品具有低水汽透过率和高粘接性能,能够把墙布与墙体良好粘合,能够避免在回潮天墙体因受潮导致的发霉、渗水、开裂现象,能有效延长墙布和墙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材料热熔胶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水汽透过率的墙布用热熔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墙布是一种室内墙面装饰材料。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墙布日渐取代传统室内装饰用的涂料和墙纸。新款墙布在不断被开发,近几年来国内推出了一款新的墙布产品--无缝墙布。“无缝”即整体施工,可根据居室周长定剪,一个房间可用一块布粘贴,无需拼接。
传统的墙布粘接工艺需要使用“冷胶”来粘接墙体。“冷胶”是指在常温下使用的胶水,而墙布用“冷胶”一般为化学试剂调配现成的液态胶水或天然植物提取物制备而成的液态胶水。墙布用“冷胶”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灵活适用性,但也存在着缺陷,如“冷胶”应用于无缝墙布时,出于整体施工的原因,会存在漏涂、涂布不均和施工工艺繁琐等缺陷。另外,化学试剂调配现成的液态胶水出于配方制备原因,会挥发出一些低分子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天然植物提取物制备而成的液态胶水由于配方中含有淀粉成份,容易受潮发霉,滋生细菌,导致墙布发黄、发黑。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三、四月份特有的回潮天,潮湿天气容易导致胶水发霉的同时,也会因为胶水的阻水性能不足导致墙体的发霉、渗水和开裂现象。
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在回潮天等恶劣环境条件下不易产生缺陷,能够良好粘接墙布与墙体,能够简便施工工艺,能够适用于无缝墙布贴合墙体的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水汽透过率的墙布用热熔胶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热熔胶膜除了具有低水汽透过率特性之外,还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绝缘性能、耐湿热老化性能。另外,在加热熨斗作用下把墙布粘贴在墙体上,免去了液态胶水的使用,具有易加工的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水汽透过率的墙布用热熔胶膜,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组成:
聚烯烃粘接树脂20-40份;
聚烯烃基体树脂40-70份;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10-25份;
增黏剂5-30份;
抗氧剂0.2-1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烯烃粘接树脂的制备工艺为:以按重量份计的10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或乙烯-丁烯共聚物为聚烯烃粘接树脂的基体树脂,以0.1-1份的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或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为引发剂,以1-5份的马来酸酐为接枝单体,通过挤出工艺制得接枝率为0.31 wt%-1.12wt%的聚烯烃粘接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烯烃基体树脂为熔融指数为15-35g/10min(190℃/2.16kg),熔融峰值温度为40-8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或乙烯-丁烯共聚物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物理特性为:AA含量为6-15wt%,熔融峰值温度为83-107℃。
作为优选,所述的增黏剂为萜烯树脂、氢化萜烯树脂、C5石油树脂、氢化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氢化C9石油树脂、松香、氢化松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未经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