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板加工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6771.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9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唐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雄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部 背光板 转动腔 转盘 弧形槽 连接杆 空腔 连通 传送带 出气孔 吹气管 气囊 气管 加工技术领域 连接杆本体 吹气装置 方案解决 放置状态 夹持部位 两侧内壁 转动连接 转盘转动 放置腔 泄压管 腔壁 凸条 外周 限位 调换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背光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背光板加工用装置,包括传送带,还包括吹气装置和夹持部,夹持部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夹持部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夹持部的下部设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固定有气囊;气囊上设泄压管;连接杆包括连接杆本体和位于连接杆下端的转盘;夹持部内设有转动腔,转盘转动连接在转动腔内,转盘上固定有凸条;转动腔的外周设弧形槽,弧形槽的两端均连通有放置腔;且弧形槽用于对转盘进行限位;转盘内设空腔,空腔的腔壁上设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夹持部内设与转动腔连通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空腔的底部设出气孔;夹持部内设吹气管,吹气管与出气孔连通。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调换背光板放置状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背光板加工用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板是用来确保液晶显示屏背后发出光亮的光源装置;背光板的底层是背光源模组,背光源模组的两侧的上表面均粘贴有黑白胶带;其他层通过黑白胶带粘在背光源模组上;然后再将灯条焊接或粘在背光板上,进而完成背光板的前期制作。现有技术中背光板灯条的焊接或粘贴均是人工完成的,人工完成后将其放到传送带上传送到下一个工序处。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在将背光板放到传送带上的时候,背光板固定有灯条的一侧需要朝着一侧放置,方便下一个工序的加工;而现有技术中,传送带的两侧均有工人在焊接或粘贴灯条,且灯条一般是横向固定在背光板上,放置的时候,为了顺手,工人一般灯条是固定在背光板远离工人胸前的一侧;固定好后,直接将背光板推到传送带上即可,且放置到传送带上的灯条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
因此,放置时,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即:传送带两侧的工人放置的背光板的方向不一致;而我们在进行下一个工序加工的时候,需要调换背光板的放置状态,使得灯条均位于同一侧;现有技术中是采用人为的方式,来对图1中传送带上的背光板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非常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背光板加工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对背光板放置状态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背光板加工用装置,包括传送带,还包括吹气装置和夹持部,夹持部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夹持部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连接有液压缸;
夹持部的下部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与吹气装置连通的气囊;气囊靠近传送带的入料端的一面上设有带泄压阀的泄压管;
连接杆包括连接杆本体和位于连接杆下端的转盘,转盘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夹持部内设有圆柱形状的转动腔,转盘转动连接在转动腔内,转盘上固定有凸条;转动腔的外周设有半圈与凸条配合的弧形槽,弧形槽的两端均连通有一个用于凸条进入的放置腔;且弧形槽用于对转盘进行限位;
转盘内设有空腔,空腔的腔壁上设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夹持部内设有与转动腔连通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第一气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气囊连通,且第一气管的另一端用于在转盘逆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时,与第二气孔连通;第二气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气囊连通,且第二气管的另一端用于在转盘顺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时,与第一气孔连通;
空腔的底部腔壁的中心处设有出气孔;夹持部内还设有吹气管,吹气管的一端与出气孔连通;吹气管的另一端与凹槽连通,且该端位于凹槽的上部。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雄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雄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板对位装置、基板及基板对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晶屏检测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