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物品表面抛光和强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6512.4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0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哇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79 | 分类号: | B29C64/379;B22F3/24;B33Y40/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高早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物品 表面 抛光 强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3D打印物品表面抛光和强化装置,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顶部的顶盖、设于所述外壳底部的底盖、设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隔板、设于所述隔板上方的抛光液盛放槽、设于所述抛光液盛放槽上方的内胆、设于所述内胆内部的托盘、设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电热板、以及设于所述底盖上的电子继电器。本发明的3D打印物品表面抛光和加强装置可兼容多种材料的被抛光物品和多种类型的抛光液;可使抛光均匀,抛光效率高,抛光效果好,并强化被抛光物抗裂强度和韧性;抛光液循环利用,操作安全,环保,节约成本;抛光装置可等比例缩放,容积可随具体抛光需求扩大或缩小,被抛光物品的体积适用范围也更加自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物品表面抛光和强化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然而由于,3D打印机打印出的物品是由厚度为100微米左右的层叠加起来的,在层与层堆积的过程中,内部往往存在缺陷和应力不均的情况,而且打印出的物品表面很粗糙,严重制约着3D打印技术的应用。
基于以上问题,3D打印物品后期需要进行抛光和强化处理,目前,从国内国外市场调查来看,3D打印物品的后期抛光技术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已知的主流抛光方法有:1、手工打磨抛光;2、微波高速射流冲刷抛光;3、化学溶液浸泡式抛光;4、高温雾化覆盖式抛光;5、超声波汽化式抛光。以上抛光技术中,从抛光效果和抛光效率、以及经济环保方面综合考虑,本发明采用高温雾化覆盖式抛光技术。
高温雾化覆盖式抛光技术的具体的原理是:利用溶液受热汽化的物理反应,选择能溶化相应3D打印材料的化学溶液,并在一定温度下使之汽化,汽化后的溶液均匀地覆盖在被抛光3D打印物品表面,使表面纹理融为一体以达到光滑效果,同时,3D打印物品表面纹理之间的缝隙得以填补融为一体,可以较好的消除打印过程中热胀冷缩导致的材料应力不均和缺陷问题,并且强化后的3D打印物品抗冲击强度、抗断裂性能以及弹性均得到较大提升。
目前市场上利用高温雾化覆盖式抛光技术的3D打印抛光机存在一下问题:对被抛光物品的材料成分有单一指定性;使用的化学溶液具有毒性,没有专业操作装备无法直接使用;化学溶液回收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稍微便宜些的可抛光容积又非常小,只能抛光一些微缩模型;还有抛光不均匀和局部抛光过度等。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物品表面抛光和强化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D打印物品表面抛光和强化装置,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顶部的倾斜顶盖、设于所述外壳底部的底盖、设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隔板、设于所述隔板上方的抛光液盛放槽、设于所述抛光液盛放槽上方的内胆、设于所述内胆内部的托盘、设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电热板、设于所述外壳侧壁上的抽气孔、以及设于所述底盖上的电子继电器,所述外壳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抽气孔,所述内胆包括一内胆壁,所述内胆壁上设有若干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的孔径大小沿所述内胆壁由下至上依次递增,所述内胆还包括一内胆底槽、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内胆底槽与所述内胆壁连接处四个角的四个底座,所述内胆底槽呈四周高中间低的锥形,且所述内胆底槽中心线上开有一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上设有一孔塞。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顶盖之间设有内嵌边框,所述内嵌边框通过沉头螺丝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内嵌边框上套设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壳体左右侧壁分别设有一第一提手,所述壳体底部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盖有散热孔滤尘网。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钣金件或钢化玻璃,所述内嵌边框为铝材,所述第一提手内嵌入所述壳体左右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哇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哇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