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件及天线封装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6400.9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7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正奇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天线 封装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件及天线封装组件,该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设有安装部,所述第一支撑体通过所述安装部固设于底板上;及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体之间设有弹性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体通过所述弹性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上,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包括弧形缓冲体,所述弧形缓冲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体上、且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朝向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设置。该支撑件能够缓冲卸载底板安装于天线罩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该天线封装组件采用了上述支撑件使得底板和天线罩的安装过程更加平稳,减少冲击力对天线工作性能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件及天线封装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站天线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加强底板和天线罩的使用强度,通常需要将底板和天线罩通过支撑结构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起来,使底板和天线罩形成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整体。
传统的支撑结构安装繁琐,且在安装过程中易产生冲击力影响天线的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撑件及天线封装组件,该支撑件能够缓冲卸载底板安装于天线罩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该天线封装组件采用了上述支撑件使得底板和天线罩的安装过程更加平稳,减少冲击力对天线工作性能的干扰。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设有安装部,所述第一支撑体通过所述安装部固设于底板上;及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体之间设有弹性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体通过所述弹性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上,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包括具有导向作用的弧形缓冲体,所述弧形缓冲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体上、且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朝向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端设置;
所述弹性支撑结构还包括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体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受力变形量小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受力变形量。
上述支撑件应用于底板与天线罩之间时,通过安装部将第一支撑体固定于底板上,此时第二支撑体通过弹性支撑结构设置于第一支撑体上,当底板推入天线罩的过程中,如支撑件与天线罩侧壁发生碰撞,此时设置在第二支撑体上的弧形缓冲体会先与天线罩侧壁发生抵接而发生变形,进而通过弧形缓冲体的物理变形卸载掉产生的碰撞力,使得底板可以平稳的装入天线罩中,避免底板与天线罩硬碰硬而发生变形,影响天线的工作性能;同时在基站天线正常运行状态,天线罩受到外部冲击时,该弹性支撑结构可以起到吸能缓冲的作用,避免瞬间产生的冲击力造成支撑件或/及底板的损坏。同时该弧形缓冲体还起到导向作用,引导支撑件进入天线罩内,使其接触变形量逐渐增大,即产生的抵压力逐渐增大,减少因抵接而产生较大的瞬间冲击力。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体通过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上,当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处于不受力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设有缓冲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体的侧面呈弧形状,且所述弹性支撑体设置于所述弧形缓冲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体处于不受力状态时,其侧面为圆弧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厚度从所述第二支撑体至所述第二连接体的方向逐步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体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