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差异化极板的铅酸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6217.9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2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李飞云;叶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何俊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异化 极板 蓄电池 | ||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差异化极板的铅酸蓄电池,本发明通过对极板厚度进行合理差异化设计,使位于极群下方的极板的厚度大于极群上方的极板的厚度,能够减少极板的充放电差异,充分发挥电池的有效容量,且通过极板的差异化设计能够保证极群内各个极板的充放电一致性,有效地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提高电池循环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差异化极板的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价格较低,制造简单,容量高且稳定,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
传统铅酸蓄电池的极板垂直于地面使用,蓄电池导电部件都从上部连接引出,电流通过上部导电部件及汇流排输出及汇总。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电解液分层现象, 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由于下部的硫酸浓度高,放出的容量相对较多,蓄电池上部则硫酸浓度低放出容量少,而在充电时,则出现上部优先充上电,活性物质有逐步从上向下反应转化的趋势。如果蓄电池放电深度较大,极板导电性减弱,当蓄电池上部已经处于充足电甚至过充电状态时,下部正极板上硫酸铅转化为二氧化铅尚未全部完成反应,下部负极板上的硫酸铅部分不能转化成海绵状铅,最终下部硫酸铅失去活性,先形成不可逆转的大颗粒硫酸铅,随着使用次数的积累,这种不均衡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蓄电池容量的快速衰减,寿命提前终止。
在水平电池中,在反复的充放电过程中,水平电池极群下部的板栅腐蚀严重;经常由于下部板栅腐蚀导致电池寿命提前终止。
在现有技术中,普遍都是从电解液配方入手来解决电解液分层的技术问题,如申请号为CN20131012409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型蓄电池电解液配方,含有去离子水、硫酸、增稠剂、絮凝剂和凝胶剂,其中硫酸的含量为30~45(重量)%,硫酸钠的含量为0.60~2(重量)%,纳米级二氧化硅含量为8~19(重量)%,聚丙烯酰胺含量为0.2~0.5(重量)%,其余为去离子水。由于该电解液中含有增稠剂、絮凝剂以及凝胶剂,使得电解液呈胶体状,可降低电解液分层,保持蓄电池容量稳定性。
但是胶体电解液生产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并不适于大规模生产。因此有必要从其他角度去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差异化极板的铅酸蓄电池, 本发明通过对极板厚度进行合理差异化设计,能够减少极板的充放电差异,充分发挥电池的有效容量,且通过极板的差异化设计能够保证极群内各个极板的充放电一致性,有效地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提高电池循环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有差异化极板的铅酸蓄电池,含有若干极群,每个所述极群中含有正极板、隔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包括板栅和活性物质层,正极板、隔板和负极板上下水平间隔堆叠,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数量至少为两片,且位于极群下方的正极板厚度大于极群上方正极板的厚度,和/或位于极群下方的负极板厚度大于极群上方负极板的厚度。
本发明通过对极板厚度进行合理差异化设计,能够减少极板的充放电差异,充分发挥电池的有效容量,且通过极板的差异化设计能够保证极群内各个极板的充放电一致性,有效地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提高电池循环使用寿命。
其具体原理是:在水平极板的铅酸蓄电池中,由于电解液分层,极群下部的电解液浓度高于极群上部的电解液浓度,在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极群下部极板的腐蚀程度远高于极群上部;极群下部极板的寿命提前终止,从而导致整个电池寿命终止。在本发明中,加大极群下部极板的厚度,不仅有利于提高下部极板的抗腐蚀程度,而且极群上下部极板的充放电一致性得到提高;从而使得极群上部极板的容量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为选择之一,所述正极板之间板栅厚度不同,正极活性物质层厚度相同,和/或所述负极板之间板栅厚度不同,负极活性物质层厚度相同。
作为选择之一,所述正极板之间板栅厚度相同,正极活性物质层厚度不同,和/或所述负极板之间板栅厚度相同,负极活性物质层厚度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