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6064.8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秦杰;胡正华;袁同武;周绍强;翁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3/01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22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水管 支管 闸阀 流通量 管道系统 大流量 阀体 弯头 饮用水管道系统 粗糙度系数 内壁粗糙度 弯头内壁 系数降低 阀门 连通 替换 流动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饮用水管道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包括主水管和若干根支管,若干根支管与主水管均连通,主水管上安装有闸阀,主水管与若干根支管上均设置有弯头,主水管、若干根支管、闸阀阀体和弯头的材质均为PP‑R材质,PP‑R材质的主水管、若干根支管、闸阀阀体和弯头内壁粗糙度系数在0.05‑0.1μm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阀门的更换,及将以上各部件的材质替换成PP‑R材质,PP‑R材质制作成的成品的内壁粗糙度系数降低到0.05‑0.1μm之间,水在其中流动时,可很好地降低对水的阻力,从而极大地提高水的流通量,水的流通量可提升20%‑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饮用水管道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PP-R管道作为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已成为建筑物内横支管领域冷热水给水管道系统主流产品。PP-R管道主要采用热熔连接,以90°弯头实现水路转向,以正三通实现管路分支转向,以过桥弯实现冷热水相交互通,以截止阀或球阀作为总开关,PP-R管道和若干配件以串联的方式焊接形成冷热水管路系统。90°弯头、正三通、过桥弯配件在输水过程中,水头撞击、回流,水头损失高,截止阀配件均为半通量设计,水流削弱大。
普通PP-R管道一般为哑光型,表面粗糙度在0.1-0.3μm,水力系数仍有提升空间。管道系统普适性环境为供水压力0.3MPa以上,用水间不大于5个,能够满足用水需求,具有较好的用水舒适性。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平层、洋房和别墅客户群增加,用水间、用水点的大幅增加,各用水点同时用水时经常出现水量减弱,甚至断水现象,使传统PP-R管路系统无法提供较好的用水舒适度;同时,高层商品房的不断涌现,虽然有多级加压,高层水压不足问题始终存在,也造成用水舒适度的降低。串联式的管道设计方式,在管路延长时水力损失更大,还存在“一点漏水,全屋停水”的检修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水流通量,并能满足供水压力过小、多点用水等工况用水要求的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
本方案中一种大流量PP-R管道系统,包括主水管和若干根支管,若干根支管与主水管均连通,主水管上安装有闸阀,主水管与若干根支管上均设置有弯头,主水管、若干根支管、闸阀阀体和弯头的材质均为PP-R材质,PP-R材质的主水管、若干根支管、闸阀阀体和弯头内壁粗糙度系数在0.05-0.1μm之间。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为:以闸阀替代截止阀作为系统总开关或分支开关,提高了水的流通量;主水管、若干根支管、闸阀阀体和弯头使用PP-R材质,PP-R材料制作成的管道内壁光滑不结垢,更减少对水的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流量;PP-R材质的主水管、若干根支管、闸阀阀体和弯头内壁粗糙度系数降低到0.05-0.1μm之间,又进一步降低对水的阻力,从而再进一步提高流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阀门的更换,及将以上各部件的材质替换成PP-R材质,PP-R材质制作成的成品的内壁粗糙度系数降低到0.05-0.1μm之间,水在其中流动时,可很好地降低对水的阻力,从而极大地提高水的流通量,水的流通量可提升20%-25%。
进一步,主水管和支管的规格为dn20-dn32。在保证水的压力情况下,也可保证水的流通量。
进一步,弯头包括连通管,连通管的进出口均连通有短管,连通管中心圆弧线的曲率半径与连通管内口径的半径之比为(5~6):1。以此曲率半径的弯头相对90度直角弯头,降低了对水的阻力,也降低了水头损失。
进一步,主水管上连通有顺水三通,支管为两根,两根支管连通在顺水三通上。以顺水三通替代正三通,降低了水头损失。
进一步,顺水三通的材质为PP-R材质,PP-R材质的顺水三通内壁粗糙度系数也在0.05-0.1μm之间。进一步降低了顺水三通对水的阻力,提高了水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向塑料软管中充注相变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海上LNG再冷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