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5865.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7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西;何忠全;黄腾飞;刘欢;向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A01N37/46;A01N43/16;A01P3/00;A01P2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1006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豇豆 复配制剂 根腐病 防治 制备 农产品质量安全 应用 防治根腐病 免疫诱导剂 生物菌剂 植物免疫 调节剂 抗逆性 有效地 诱抗剂 质量份 蔓期 三效 免疫力 杀菌 播种 预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上述的复配制剂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物菌剂20~70份、植物免疫诱抗剂15~30份和调节剂1~2份。上述的应用具体为: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分别在豇豆播种时,豇豆两叶一心或抽蔓期时使用。本发明利用“免疫+杀菌+调节”三效合一的方式进行豇豆根腐病的预防和防治,不仅有效地防治根腐病的发生,而且保障了豇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免疫是通过免疫诱导剂提高豇豆的抗逆性和免疫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病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豇豆根腐病是豇豆的重要的病害之一,田间病害发生率常常在3%-15%,严重田块发病率在100%,导致豇豆枯萎死亡。根腐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近年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引起豇豆根腐病的病原有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等。病菌主要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存活,初侵染主要以带菌的病残体、沤制的厩肥和土壤,通过雨水,灌溉水及工具传播。病菌可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80%以上。豇豆根腐病多发生于播后20天的幼苗,在开花结荚期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枯萎。由于豇豆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开始结荚一般为50d左右,秋季栽培为40d左右;春播豇豆在开花后8-10天即可采收嫩荚,夏播的开花后6-8天采收,可连续采收50天左右,一旦豇豆根腐病在开花结荚期发生,采用化学防治进行防治易造成农药残留,对豇豆的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选取合适的方法预防和防治豇豆根腐病就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有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不仅能有效防治豇豆根腐病,而且能促进豇豆根系发育,增强豇豆抗逆性,提高豇豆产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生物菌剂20~70份、植物免疫诱抗剂15~30份和调节剂1~2份。
可选地,生物菌剂为根腐病杀菌剂,即为10亿~3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浓度为250~750倍液。
可选地,所述的植物免疫诱抗剂为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为500~1000倍液。
可选地,所述的调节剂为植物源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为7500倍液。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份称量以下组分:生物菌剂20~70份、植物免疫诱抗剂15~30份和调节剂1~2份;
步骤2、将称量好的生物菌剂、植物免疫诱抗剂和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混合,制备得到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的应用,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分别在豇豆播种时,豇豆两叶一心或抽蔓期时使用。
可选地,上述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在播种时:在豇豆播种后,用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浇定窝水,每穴5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
在2叶一心时:每穴用5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灌根,或去掉喷雾器喷头从豇豆苗的茎基部喷淋;
在抽蔓期:用100ml防治豇豆根腐病的复配制剂灌根,或去掉喷雾器喷头从豇豆苗的茎基部喷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5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