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缠绕式液压机的上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5703.9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施跃文;林谢昭;吴龙善;石贤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罗立君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液压机 上梁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缠绕式液压机的上梁结构,包括一上梁本体,所述上梁本体为拱形梁,所述上梁本体的弧形外端面上设置一用于缠绕钢丝的钢丝槽,所述上梁本体的内部设置一油腔,所述油腔在竖直方向上设置至少一隔离加强板,所述隔离加强板将油腔分隔为平行设置的复数个储油槽,各所述储油槽的开口均设于所述上梁本体的下底面上。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增大油腔体积,且保持上梁整体刚性;2)在铸造上梁时,大大增加材料的使用率,也降低上梁本体的重量;3)工作平面的平面度更优;4)油液流动更顺畅,避免应力集中;5)上梁本体受载比较均衡;6)不需要再外挂油箱,整体外观更整洁;7)降低了铸造难度,以及清砂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缠绕式液压机的上梁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缠绕式陶瓷压砖机的上梁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传统的陶瓷压砖机,分为预应力结构和非预应力结构两种形式。预应力结构是将结构通过预紧,使陶瓷压砖机在工作过程中由预紧力抵消一部分或者所有的工作压力。钢丝缠绕系统是预应力结构的一种形式,也是现今广泛使用的,几乎所有的大吨位机型都是采用此结构,其通过在机架外侧缠绕钢丝,对机架形成预紧,让陶瓷压砖机整体框架至始至终都处于受压状态,解决了非预应力结构机架结构尺寸、重量过大、应力集中严重,疲劳强度差等问题。而上梁作为陶瓷压砖机的主要承载部件之一,需要承受钢丝预紧力和陶瓷压砖机的工作载荷,还需要贮存陶瓷压砖机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油液和气体,在结构上还要与陶瓷压砖机的主油缸部件相连。然而,压制制品(如瓷砖)对压制过程中的受力比较敏感,受力不均易导致制品破碎、挠曲或不合格,这使得对陶瓷压砖机的工作平面的平面度要求比较高。上梁的工作平面(一般为上梁的下底面)在进行几千吨的预紧力预紧过后,会发生变形,工作平面的平面度受到影响,这会直接影响到制品质量。因此,上梁在工作过程中的平面度直接影响到陶瓷压砖机的密封和成品的平面度,上梁结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陶瓷压砖机的结构和性能。
请参阅图1和图2,现有的一种上梁1’,为增大油腔改善受力情况,其上梁中的内部腔体2’是个蘑菇型,下半部分截面变小,形成一个凸台3’,但该结构不利于内壁上的油液充分流入充液阀中,且应力集中比较明显。请参阅图3,上梁1’在受载情况下的第一主应力P1(第一主应力P1的应力变化幅值直接影响到结构的疲劳强度),其范围在 [-69,136]MPa,请参阅图4,内部腔体2’的顶部最大第一主应力P1为120Mpa,抗疲劳变形能力欠佳。请参阅图5,该上梁1’在受载情况下,上梁1’的工作平面4’(即上梁下底面)的变形量曲线图(其中X轴表示工作平面4’上选取的各个节点),其变形量为[-1.85,-1.36]相对变形量为0.49mm,平面度保持欠佳。
公开号为CN200977692Y的专利《上梁结构优化的缠绕式压砖机》公开了一种上梁结构,其中容腔就是充液油箱,是在铸造上梁时留空而成的,充液通道与充液油箱连通,供油液来往于充液油箱和主缸之间,贯通充液油箱的横孔是铸造工艺孔,加工完成后用盖板封堵。这种上梁结构存在的弊端是:由于容腔的存在,使上梁为空心结构,当上梁被钢丝缠绕而承受预应力后,容腔内的应力分布极不均匀,尤其在容腔内的弧顶,以及上部内圆角的区域产生较大的拉压力,致使上梁的疲劳强度和寿命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上梁的工作平面在工作过程中,平面度保持比较差。该发明专利还公开了一种上梁机构,梁体外周开设有钢丝槽,用于排放预应力钢丝。上梁内开设有与充液油箱连通的充液通道。该技术方案的特点是将充液油箱设置在上梁的外壁面,上梁的外壁面构成油箱壁面的一部分,使得上梁的内部不再需要大体积容腔,只需开设孔径较小、可用机械加工的充液通道,从而改善了上梁的受力状态,然后其存在的不足在于:1、外挂油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气密性不足导致漏油;2、将油腔外置,减小充液管道体积,结构强度和刚度最好,但材料使用率太低,大大增加了上梁的重量,外观结构也不够整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缠绕式液压机的上梁结构,在油腔内设置隔离加强板,提高上梁整体刚性,因而可以扩大油腔体积,且无需外挂油箱,同时,通过合理设计油腔构造,使上梁本体受力均衡,油液流动顺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5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马桶的成坯方法
- 下一篇:水烟碗的一体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