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粒保温节能建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5554.6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6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俞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肥西县碧涛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粒 保温节能 制备 建材 硅酸铝纤维棉 纳米气凝胶 绝热 保温性能 改性陶粒 建材材料 节能效果 发泡剂 减水剂 凝胶剂 加水 镁石 纤层 填充 纤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粒保温节能建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陶粒保温节能建材,本发明的建材以改性陶粒为主料,辅加水镁石纤维、硅酸铝纤维棉、由纳米气凝胶填充的绝热波纤层、凝胶剂、填料、减水剂、发泡剂,最终制备得到的建材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节能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建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陶粒保温节能建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实现建材的节能保温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节能保温建材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陶粒,顾名思义,就是陶质的颗粒。陶粒的外观特征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球体,但也有一些仿碎石陶粒不是圆形或椭圆形球体,而呈不规则碎石状。陶粒形状因工艺不同而各异。它的表面是一层坚硬的外壳,这层外壳呈陶质或釉质,具有隔水保气作用,并且赋予陶粒较高的强度。近些年来也有一些用陶粒配制混凝土来制作陶粒混凝土砌块的技术。
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72390.8,名称为“超轻陶粒发泡砌块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超轻陶粒发泡砌块,每m 3的砌块包括如下组份:粒径 为0.5-30mm的超轻陶粒110-130Kg、水泥180-220Kg、粉煤灰90-110Kg、 硅粉4-8Kg、水200-220Kg和发泡剂0.6-0.8Kg。该发明的超轻陶粒发泡砌块具有容重小、收缩率较低, 而且抗压强度较高的优点。
专利申请号为,201010620953.X名称为,“制造陶粒自保温加气砌块的方法”,
第一步,原料准备;第二步,混合均化;第三步,浇铸成型;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模箱内陶粒混凝土,成陶粒自保温加气砌块坯在模箱腔内,经过脱模后得陶粒自保温加气砌块坯;第六步,将获得第五步的陶粒自保温加气砌块胚脱模后,按人们常规建筑需要预定要求的尺寸进行切割,即可获得陶粒自保温加气砌块。
上述建筑材料中都含有陶粒成分。但由于陶粒重量使用的不恰当,致使最终制备得到的建筑材料保温性能不够理想,故而没有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粒保温节能建材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粒保温节能建材及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陶粒保温节能建材,所述的陶粒保温节能建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改性陶粒36-53份、水镁石纤维5-12份、硅酸铝纤维棉7-11份、由纳米气凝胶填充的绝热波纤层4-9份、凝胶剂2.6-3.8份、填料5-9份、减水剂6-14份、发泡剂1.2-2.5份。
本发明的的建材以改性陶粒为主料,辅加水镁石纤维、硅酸铝纤维棉、由纳米气凝胶填充的绝热波纤层、凝胶剂、填料、减水剂、发泡剂,最终制备得到的建材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节能效果显著。
优选地,所述的陶粒保温节能建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改性陶粒36-43份、水镁石纤维7-12份、硅酸铝纤维棉8-11份、由纳米气凝胶填充的绝热波纤层5-9份、凝胶剂2.6-3.3份、填料5-6份、减水剂7-14份、发泡剂1.7-2.5份。
由上述重量范围内的各原料构成的配方制备得到的建材,保温性能相对较好,其中,改性陶粒36-43份、水镁石纤维7-12份、硅酸铝纤维棉8-11份、由纳米气凝胶填充的绝热波纤层5-9份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陶粒保温节能建材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改性陶粒39份、水镁石纤维9份、硅酸铝纤维棉10份、由纳米气凝胶填充的绝热波纤层6份、凝胶剂2.9份、填料5份、减水剂8份、发泡剂2.3份。
由上述重量配比构成的配方制备得到的建材,保温性能相对最佳,其中,改性陶粒39份、水镁石纤维9份、硅酸铝纤维棉10份、由纳米气凝胶填充的绝热波纤层6份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肥西县碧涛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肥西县碧涛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5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