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窗盖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4773.2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5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钱亚刚;谈源;解恩泽;徐华;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28 | 分类号: | D04B35/28;F16J1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313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窗 密封圈 回油 盖密封 经编机 卡扣 回油间隙 回油通道 密封结构 窗口处 润滑油 封堵 溅射 经编 外泄 堆积 返回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编机的油窗盖密封结构,油窗盖安装于位于经编机上的窗口处,用于对窗口进行封堵,油窗盖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油窗盖与窗口之间的密封圈,以及设置于窗口底部的回油卡扣,其中,回油卡扣用于在密封圈与窗口之间形成间隙以供回油。本发明中,通过回油卡扣对密封圈的局部进行支撑,使得原本成环状的密封结构底部形成了一定的回油间隙,通过间隙使得溅射于油窗盖周围的润滑油获得回油通道,从而返回至经编机内,而不致因长期的堆积在油窗盖周围而发生外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编机的油窗盖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经编机油窗盖使用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漏油现象,通过在油窗盖与经编机侧壁之间的密封圈来保证密封,但是由于经编机内的润滑油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飞溅的现象,因此在密封圈长期使用后,润滑油很容易通过密封圈四周围与经编机侧壁之间的间隙而泄露至经编机外部。
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油窗盖密封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所提供的油窗盖密封结构可有效的避免在油窗盖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渗油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窗盖密封结构,油窗盖安装于位于经编机上的窗口处,用于对所述窗口进行封堵,油窗盖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油窗盖与所述窗口之间的密封圈,以及设置于所述窗口底部的回油卡扣,其中,所述回油卡扣用于在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窗口之间形成间隙以供回油。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经编机的内侧壁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回油卡扣成U字型,其中,U型端部的两边分别设置于所述窗口的内外两侧,位于所述窗口内侧的内边用于对所述密封圈局部进行支撑,在所述内边两侧形成所述间隙。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内边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弯曲段,所述弯曲段在所述回油卡扣安装后向远离经编机内侧面的方向延伸。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油窗盖接触的面为平面,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经编机内侧壁贴合的面为拱形曲面。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回油卡扣位于所述窗口外侧的外边上设置有握持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经编机上设置所述窗口的面向经编机内侧倾斜。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回油卡扣对密封圈的局部进行支撑,使得原本成环状的密封结构底部形成了一定的回油间隙,通过间隙使得溅射于油窗盖周围的润滑油获得回油通道,从而返回至经编机内,而不致因长期的堆积在油窗盖周围而发生外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油窗盖密封结构的俯视图(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油窗盖密封结构的侧视图(剖视图);
图3为回油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回油卡扣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密封圈1,回油卡扣2,内边21,弯曲段21a,外边22,握持部22a,间隙3,油窗盖4,窗口5,面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4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缩短款山板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针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