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变质褐煤中再生黄腐酸的提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53783.4 | 申请日: | 2018-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6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巩冠群;张英杰;赵跃民;郑红磊;石永明;邓波;张傲;马璐蔺;刘文静;张永振;徐万幸;张双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61/00 | 分类号: | A01N61/00;A01P21/00;C07G99/00;C08H9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马东伟 |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变质褐煤 黄腐酸 煤样 再生黄腐酸 制备 双氧水 蒸馏水 表面改性纳米 二氧化碳气体 铜催化剂 氧化分解 混合物 保护气 冰醋酸 受限制 质量比 富集 粒径 煤种 催化剂 转化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变质褐煤中再生黄腐酸的提取方法,属于黄腐酸提取方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取黄腐酸转化效果和提取率低、存在环境污染和纯度受限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变质褐煤中再生黄腐酸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煤种选取低变质褐煤,并制备低变质褐煤煤样;S2.选取粒径为100~1000纳米的表面改性纳米铜催化剂作为催化剂并加入S1步骤制备的煤样中;S3.将双氧水、冰醋酸和S2步骤制备的低变质褐煤煤样按照特定的质量比混合,并通入保护气;S4.将富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蒸馏水加入氧化分解后的低变质褐煤煤样混合物中,搅拌、分离并干燥,制得黄腐酸固体。黄腐酸的特殊功效使其在很多行业中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腐酸提取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变质褐煤中 再生黄腐酸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腐植酸在很多行业广泛应用,功效特殊,市场前景好。黄腐酸 是腐植酸组分中物化及生化活性高、官能团多、芳香度低、分子小、水 溶解性好的部分,在腐植酸品位中具有核心决定性作用。
黄腐酸是一种溶于水的灰黑色粉末状物质。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 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对抗旱有重要作用,能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具有 增产和改善品质作用。
目前,国内外黄腐酸的制备方法很多,其中,“提取法”是具有代表 性的黄腐酸制备技术。常用的“提取法”方法包括:强酸抽提取法、碱 溶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硫酸乙醇法和氧化分解法提取法等方法。这些 常规方法提取黄腐酸转化效果和提取率不仅不理想,而且还造成一定程 度的环境污染,同时,黄腐酸的纯度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变质褐煤中再生黄腐酸的 提取方法,用以解决褐煤黄腐酸的现有提取方法不仅提取效率低、提取 纯度不高和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变质褐煤中再生黄腐酸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S1.煤种选取低变质褐煤,并制备低变质褐煤煤样;
S2.选取粒径为100~1000纳米的表面改性纳米铜催化剂并加入S1 步骤制备的煤样中;
S3.将双氧水、冰醋酸和S2步骤制备的低变质褐煤煤样按照质量比为 1~10:1~10:1~10的比例制成含双氧水和冰醋酸的低变质褐煤煤样混 合物,对低变质褐煤煤样混合物通入保护气,并进行微波诱导催化氧化 分解;
S4.将富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蒸馏水加入氧化分解后的低变质褐煤煤样 混合物中,搅拌、分离低变质褐煤煤样混合物并干燥,制得黄腐酸固体。
优选地,在S1步骤中,在低变质褐煤中加入纯水制得水煤质量比为 0.5:1~10:1的低变质褐煤煤样。
优选地,在S1步骤中,加入纯水前,将低变质褐煤破碎成300目以 下颗粒。
优选地,在S2步骤中,表面改性纳米铜催化剂的粒径范围为100~ 1000纳米。
优选地,在S2步骤中,表面改性纳米铜与煤样按重量比为1:50000~ 1000000。
优选地,在S3步骤中,双氧水、冰醋酸和S2步骤制备的低变质褐 煤煤样的质量比为1~5:1~5:1~5。
优选地,在S3步骤中,双氧水质量百分浓度为20%~30%;尤其为 22%~28%。
优选地,上述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分解的微波功率范围为300~1000 瓦。
优选地,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分解的时间为20-50分钟。
优选地,在S3步骤中,保护气为惰性气体,尤其是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3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