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度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2355.X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焦玉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度 检测器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湿度检测器,包括:光发射部、光接收部以及湿度检测部,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位于湿度检测部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光发射部发射的光线经过湿度检测部后被光接收部接收,其中,湿度检测部包括光透过率可调部和湿敏形变部,湿敏形变部被配置为随周围的湿度变化而发生形变,光透过率可调部被配置为受到湿敏形变部的形变作用而改变对光线的透过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湿度检测器为一种光电式湿度检测器,可以根据湿度检测部在不同的湿度条件下对光线的透过率不同的特性,检测湿度检测器周围的湿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湿度检测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湿度检测传感器包括电阻式或者电容式湿度检测传感器,例如湿敏元件是最简单的湿度检测传感器。湿敏元件主要包括电阻式和电容式湿敏元件。电阻式湿敏元件的特点是在基片上覆盖一层用湿敏材料制成的膜,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湿敏材料上时,电阻式湿敏元件的电阻率和电阻值都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可进行湿度测量。电容式湿敏元件一般是用高分子薄膜材料制成的,常用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酰亚胺、酪酸醋酸纤维等。当环境湿度改变时,电容式湿敏元件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使其电容量也发生变化,其电容变化量与相对湿度成正比。
传统的湿度检测传感器还包括自驱动薄膜(即一种自驱动器),该自驱动薄膜可以响应外界条件变化,而使自身产生形变。例如,当外界环境发生极小的湿度变化时,自驱动薄膜可以实现较大的形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检测器,可以根据湿度检测部在不同的湿度条件下对光线的透过率不同的特性,检测湿度检测器周围的湿度。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检测器,包括:光发射部、光接收部以及湿度检测部,所述光发射部和所述光接收部位于所述湿度检测部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光发射部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湿度检测部后被所述光接收部接收,其中,所述湿度检测部包括光透过率可调部和湿敏形变部,所述湿敏形变部被配置为随周围湿度变化而发生形变,所述光透过率可调部被配置为受到所述湿敏形变部的形变作用而改变对所述光线的透过率。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湿敏形变部与所述光透过率可调部连接,且所述光透过率可调部被配置为受到所述湿敏形变部的形变作用而发生形变,以改变所述光透过率可调部上所述光线的光路经过的部分。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光透过率可调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光透过率可调单元,所述光透过率可调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湿敏形变部的形变作用下,可改变对所述光线的遮挡程度。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光透过率可调单元包括第一片状部和第二片状部,所述第一片状部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边与第二边,所述第二片状部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边与第二边,同一个所述光透过率可调单元的第一片状部的第一边与第二片状部的第一边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光透过率可调单元中之一的第一片状部的第二边与另一个的第二片状部的第二边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光透过率可调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改变第一片状部和第二片状部的夹角,以改变所述光透过率可调单元对所述光线的遮挡程度。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片状部的第二边与所述第二片状部的第二边设置在一个平面上,且所述第一片状部的第二边与所述第二片状部的第二边的至少之一被配置为在所述平面上滑动以使所述第一片状部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二片状部的第一边的连接端距所述平面的距离发生变化,以改变所述光透过率可调单元对所述光线的遮挡程度。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光透过率可调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湿敏形变部在处于不同的形变状态时,处于经过所述光线的光路的状态的所述光透过率可调单元的数量不同,以改变所述光透过率可调部经过所述光线的光路的部分。
在一些示例中,沿垂直于所述平面的方向,至少两个所述光透过率可调单元的高度不相同,以使所述湿敏形变部在处于不同的形变状态时,处于经过所述光线的光路的状态的所述光透过率可调单元的数量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2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