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多孔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2353.0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4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蔡沙;陈晓璐;刘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3/16;C04B33/13;C04B3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陶瓷制品 泥浆 轻质 密度海绵 制备 海绵 初坯 烧制 陶瓷 按压 云母 高岭土 陶瓷泥料 陶瓷制品 通风干燥 微孔结构 造型设计 制备过程 重新设计 烧结 玻璃水 配比 石英 吸附 吸入 窑炉 长石 浸泡 应用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多孔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对中密度海绵进行造型设计,然后向陶瓷泥料中加入水和陶瓷用玻璃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泥浆,将中密度海绵完全浸泡在泥浆中,反复按压中密度海绵,使其充分吸入泥浆,通风干燥后得到泥浆初坯,最后将泥浆初坯置于窑炉中进行烧制,烧制结束后得到轻质多孔陶瓷制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轻质多孔陶瓷制品。本发明的轻质多孔陶瓷制品具有微孔结构,因而密度更小,质量更轻,原料均采用常见制备陶瓷的高岭土、石英、长石和云母,对原料之间的配比进行重新设计,再配合海绵作为骨架,由海绵吸附泥浆,经干燥烧结后制得轻质多孔陶瓷制品,该方法将海绵应用于陶瓷制品的制备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多孔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天然矿物质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形、烧结等过程而制备的各种制品。现有陶瓷从功能上分为工业陶瓷和日用陶瓷,现代的日用陶瓷朝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来满足人民日益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但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陶瓷制品主要为中空结构的器具或摆件,如花瓶、碗、茶具、酒瓶和缸等,该类型的陶瓷制品的工艺性主要体现在器具或者摆件的外表面的美术绘画上,但是造型简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日用陶瓷制品造型多样性的需要,由于现有日用陶瓷的密度大,无法制备胎壁过厚的制品,甚至是制备实心的大体积陶瓷制品,坯体无法完全干燥,则坯体容易在烧制过程中产生变形,以及出现裂缝,这就造成陶瓷制品变形率大、次品率高。并且现有的陶瓷的密度大,制备成大体积的器具后重量大,搬运成本则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轻质的陶瓷材料,并且能够制备成实心结构的多造型陶瓷制品,减少由于现有陶瓷材质限制艺术创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轻质多孔陶瓷制品。该轻质多孔陶瓷制品具有微孔结构,因而密度更小,质量更轻,所用原料为常见制备陶瓷的高岭土、石英、长石和云母,但创新性地对原料之间的配比进行重新设计,并与水以及少量陶瓷用玻璃水配制成泥浆,泥浆中的陶瓷泥料能够稳定地悬浮在水中,而泥浆也能均匀地吸附在中密度海绵的孔隙中,海绵起到坯体骨架的作用,经自然干燥后烧结成型,原来海绵存在的位置留下孔隙,就得到轻质多孔陶瓷制品,该制备方法极具创造性,开拓了陶瓷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质多孔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中密度海绵进行造型设计;
步骤二、向陶瓷泥料中加入水和陶瓷用玻璃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泥浆,所述泥浆中陶瓷泥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8~2.3):(2.8~3.2),所述陶瓷用玻璃水的加入量为所述泥浆质量的0.2%~0.4%;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造型设计后的中密度海绵完全浸泡在步骤二中得到的泥浆中,反复按压所述中密度海绵,使其充分吸入泥浆;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充分吸入泥浆的中密度海绵置于通风位置处进行常温通风干燥,得到泥浆初坯;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干燥后的泥浆初坯置于窑炉中进行烧制,烧制结束后降温,得到轻质多孔陶瓷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文理学院,未经西安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2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