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车门总成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2064.0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2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晏皓恩;唐景华;贺圣彦;封如;原群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52 | 分类号: | E05F15/652;E05F15/635;E05F15/6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车门 驱动 装置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车门总成及轨道车辆,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携门架、第二携门架、齿轮和驱动单元,第一携门架用于安装第一车门,第一携门架具有第一齿条,第二携门架用于安装第二车门,第二携门架具有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齿轮啮合,且齿轮位于第一齿条的齿面与第二齿条的齿面之间,第一携门架和第二携门架中的一个与驱动单元相连。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通过设置的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通过驱动单个车门即可实现了轨道车辆的两个车门的同步反向运动,且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使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具有寿命长,传递的功率大,且具有准确的传动比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车门总成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门驱动装置采用皮带驱动方式,但皮带寿命短,且不能传递大功率,当过载时容易出现打滑的情况,从而使车门驱动装置不能保证有准确的传动比,进而导致左右门扇运动过程容易不稳或不同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有稳定的传动比且具有较好的抗扭转能力的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该车门驱动装置的车门总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该车门总成的轨道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包括:包括:第一携门架,所述第一携门架用于安装第一车门,所述第一携门架具有第一齿条;第二携门架,所述第二携门架用于安装第二车门,所述第二携门架具有第二齿条;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与所述齿轮啮合,且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条的齿面与所述第二齿条的齿面之间;驱动单元,所述第一携门架和所述第二携门架中的一个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通过设置的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通过驱动单个车门即可实现了轨道车辆的两个车门的同步反向运动,且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使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具有寿命长,传递的功率大,且具有准确的传动比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齿面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携门架之间沿纵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携门架之间沿纵向滑动配合;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安装于所述车体,所述第一支架沿横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导向滑动机构,所述导向滑动机构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纵向及横向的分量,所述第一携门架、所述第二携门架均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通过所述导向滑动机构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携门架之间通过多个沿横向间隔开的纵向滑动机构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携门架之间通过多个沿横向间隔开的纵向滑动机构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支架设有沿纵向延伸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齿条朝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相连,所述第二齿条朝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沿竖向间隔开设置,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合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均包括沿纵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水平板和导向板,所述第一水平板的法线沿竖向,所述导向板的法线沿横向,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一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设于所述导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2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