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源单体肽在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1636.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9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力;郭轶;李娜;徐婉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07 | 分类号: | A61K38/07;A61P17/00;A61P17/1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肽 酪氨酸酶 酪氨酸酶抑制剂 玉米 抗氧化 细胞 化妆品技术领域 酪氨酸酶活性 技术利用 结合方式 肽链结构 抗衰老 酶标仪 酶活性 熊果苷 单酚 美白 制备 祛斑 应用 测试 检测 试验 研究 | ||
一种玉米源单体肽在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该玉米源单体肽酪氨酸酶抑制剂的肽链结构为Leu‑Asp‑Tyr‑Glu,其在酪氨酸酶抑制上有显著效果。本发明技术利用Autodock软件对玉米源单体肽与酪氨酸酶的结合方式进行研究,借助酶标仪等方法,进行检测玉米源单体肽对酪氨酸酶抑制情况,借助B16‑F10细胞,证明其具有抑制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且没有毒性,细胞抗氧化试验证明该玉米源单体肽还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单酚酶活性测试证明此玉米源单体肽酪氨酸酶抑制剂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是熊果苷的1.25倍,因此本发明制备的酪氨酸酶受抑制的活性显著,可以用于美白、祛斑、抗衰老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源单体肽在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抗氧化剂是指可以捕获并对自由基进行中和的物质,可以阻止氧气引发的不良反应。目前研究的抗氧化剂,可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两大类,机体中抗氧化剂来自自身合成,也有一部分由食物来源。由食物来源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人体消化道,保护机体的其他器官,用于治疗药物的生产。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对机体健康有很大威胁,而天然性的抗氧化物因其安全性能高,毒性小及对人体的危害轻等特点备受关注。
小分子活性肽指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类物质,它是由氨基酸经不同形式组成的线性或者环状的小肽,在生理及生化功能等方面有其独特性,这些低分子量的寡肽来源于蛋白质,在机体内参与神经、细胞、激素等的生长和代谢。
按照化妆品中美白剂的来源,可以将美白剂划分为通过生物发酵在动植物体内提取出来的和由人工进行合成的。目前,有以下四方面的美白成分已经得到公认。第一类是由植物体提取的物质,植物体内富含着天然化合物,可以应用在美白,抗衰老,皮肤抗皱以及治疗皮肤病。他们主要是通过,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使黑色素的产生量下降,目前有报道称,曲酸这种酪氨酸酶抑制剂可能会对人体在细胞突变以及毒性方面有很大的影响。第二类是如烟酰胺以及由大豆体内提取的物质,他们发挥抑制黑色素合成的方式是阻止在向角质形成细胞进行转移的黑色素细胞的活动,减缓皮肤老化的速度据报道乙硫胺类似物也表现出对酪氨酸酶的有效抑制。第三类美白成分包括水杨酸、亚油酸、α-羟基酸,而且在果酸中α-羟基酸易出现晒伤也有可能引发皮肤癌等现象,他们使皮肤表皮中黑色素含量伴随其脱落而减少,以此达到美白皮肤的效果;第四类是在自由基清除中起到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但是维生素C在稳定性上以及皮肤对其吸收性差。氢醌类物质由于在发挥作用时会导致皮肤色素不可逆的消失,已经在欧盟和中国被禁止使用。有些化妆品中添加一定量激素,这些激素地加入将使皮肤在短时间内出现光泽而有弹性,然而随后皮肤细胞将出现损害,干涩和起斑也伴随出现,皮肤开始老化。研究发现天然植物活性成分作为化妆品美白添加剂,具有温和、持久、安全性高等特性。研究葛根黄酮类物质抑制作用,抗氧化作用,进行探索葛根黄酮类物质中美白作用机理。发现了葛根黄酮类物质中总还原能力较强,可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H及DPPH-有清除作用。因此,天然来源的具有美白功效的小分子肽类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源单体肽在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由于玉米源单体肽具有良好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可以在化妆品中抑制色素沉积方面得到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玉米源单体肽是从玉米蛋白中通过蛋白酶水解得到(徐力,李相鲁,吴晓霞,王华,侯瑞珍,黄宜兵,张学忠;一种新的玉米抗氧化肽的制备与结构表征,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3),466-469.)的,其肽链结构如下所示:
Leu-Asp-Tyr-Gl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1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