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折治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0128.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1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探;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折区 弯折 吸附腔体 治具 气压控制装置 弯折产品 吸附孔 吸附面 贯通连接 贴合 局部弯折 应用过程 整体弯折 弯折的 吸附 折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弯折治具,该弯折治具包括气压控制装置和吸附腔体,吸附腔体包括设置有吸附孔的吸附面,吸附孔贯通连接至气压控制装置,并且吸附面可与待弯折产品的待弯折区贴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弯折治具通过将气压控制装置与吸附腔体的吸附面上所设置的吸附孔贯通连接,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吸附腔体的吸附面与待弯折产品的待弯折区相贴合的方式,实现了待弯折产品的待弯折区的整体弯折,进而有效避免了待弯折区的弯折折痕的出现,尤其有效避免了待弯折区出现局部弯折或点弯折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折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将柔性显示装置(如AMOLED柔性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即非AA区)弯折至柔性显示装置背面的方式来实现柔性显示装置的全面屏显示效果。
但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弯折方式制得的柔性显示装置,经常出现非显示区走线折断的情况,导致对显示区的控制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弯折治具,以解决现有柔性屏体在弯折过程中极易出现折痕甚至导致走线折断的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弯折治具,该弯折治具包括气压控制装置和吸附腔体,吸附腔体包括设置有吸附孔的吸附面,吸附孔贯通连接至气压控制装置,吸附面可与待弯折产品的待弯折区贴合。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弯折治具进一步包括空心连杆,空心连杆贯通连接气压控制装置和吸附孔。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附面包括多个吸附孔,多个吸附孔的孔径相同,或者多个吸附孔的孔径不同,或者多个吸附孔的部分孔径相同。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个吸附孔均匀分布于吸附面;或者,多个吸附孔设置于吸附面的边缘区域;或者,多个吸附孔设置于吸附面的边缘区域和中间区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附面设置于边缘区域的吸附孔的孔径大于其他区域的吸附孔的孔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待弯折产品为柔性显示面板,待弯折区为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吸附面为平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气压控制装置为挤压式气囊或自动化气压装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气压控制装置为自动化气压装置,自动化气压装置包括与吸附腔体连通的抽气装置和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于抽气装置的工作状态,并通过控制抽气装置的活动角度,控制待弯折产品的待弯折区的弯折角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附孔的孔径范围为0.3mm至10mm。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吸附孔的最大孔径与最小孔径的孔径差为0.1mm至5m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弯折治具通过将气压控制装置与吸附腔体的吸附面上所设置的吸附孔贯通连接,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吸附腔体的吸附面与待弯折产品的待弯折区相贴合,实现了待弯折产品的待弯折区的整体弯折,进而有效避免了待弯折区的弯折折痕的出现,尤其有效避免了待弯折区出现局部弯折或点弯折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弯折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弯折治具的实际应用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弯折治具的吸附面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弯折治具的吸附面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弯折治具的吸附面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弯折治具的吸附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0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