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埋点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9852.4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4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戴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一军;张效荣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软件 配置项 控件 唯一标识符 配置表 点管理 计算机技术领域 方法和装置 工程实践 系统性能 冗余 最大化 遍历 迭代 标示 匹配 工作量 采集 重复 决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点管理的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第一版本目标软件的配置表;配置表中包括第一版本目标软件中至少一个埋点的配置项,配置项包括第一版本目标软件中埋点对应的控件的唯一标识符;遍历第二版本目标软件中的每个控件,生成第二版本目标软件中每个控件的唯一标识符;将配置表中的每个配置项与第二版本目标软件中每个控件的唯一标识符进行匹配。该实施方式能够在版本迭代中最大化的降低重复采集埋点配置项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标示出无效埋点以供决策是否可以及时清理,降低无效埋点冗余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升了埋点管理能力,大大的增加了无痕埋点的工程实践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埋点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数据量的爆炸,也意味着收集数据的难度大幅增加。为了将海量的数据收集起来,埋点技术应运而生。埋点技术通过在代码的关键部位植入统计代码,追踪用户的点击行为;或者植入多段代码,追踪用户的连续行为;并通过建立模型等方法,得出用户操作行为;最终作为建立产品数据系统的一个环节准确的收集数据。由此可见,埋点统计用户行为的重要性。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移动客户端就是最重要的用户终端,是最重要的用户数据收集平台。所以对于移动端的开发人员而言,每一个版本的迭代,除了日常的业务需求开发之外,埋点也是一个相当繁重的任务。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和深入,收集数据的量越来越大,收集的方式要求越来越高,埋点开始变得力不从心。
传统的埋点方式是,在某个事件发生时就调用相应的数据发送接口发送数据。例如,我们想统计APP里面某个按钮的点击次数,则在APP的某个按钮被点击时,可以在这个按钮对应的事件处理函数里面调用数据发送接口来发送数据。埋点代价比较大,每一个控件的埋点都需要添加相应的代码,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限定了必须是技术人员才能完成;其次是更新的代价比较大,每一次更新埋点方案,都必须改代码,然后通过各个应用市场进行分发,并且总会有相当多数量的用户不喜欢更新APP,这样埋点代码也就得不到更新了。
针对常规埋点技术的痛点,无痕埋点技术应运而生。无痕埋点的大致原理是,不需要针对每一个事件的处理函数手动添加埋点代码。而是开发一套统一的基础引擎,可以自动的在事件处理函数中上报相关的埋点。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软件的版本迭代过程中,各个埋点的埋点信息可能发生变化,现有技术中缺少版本管理方案。一方面,一个大型软件全部的埋点个数可能有几千个不等,若每一个版本都把之前采集过的埋点配置项再重新采集一次,工作量非常庞大;若不重新采集,则无法解决通过埋点实现数据收集的问题。另一方面,若在新的版本中删除了某些埋点或者控件,则对应埋点的配置项仍然存在,无法得到清除,长期以来会导致大量的无效埋点冗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埋点管理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版本迭代中最大化的降低重复采集埋点配置项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标示出无效埋点以供决策是否可以及时清理,降低无效埋点冗余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升了埋点管理能力,大大的增加了无痕埋点的工程实践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埋点管理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埋点管理的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版本目标软件的配置表;配置表中包括第一版本目标软件中至少一个埋点的配置项,配置项包括第一版本目标软件中埋点对应的控件的唯一标识符;
遍历第二版本目标软件中的每个控件,生成第二版本目标软件中每个控件的唯一标识符;
将配置表中的每个配置项与第二版本目标软件中每个控件的唯一标识符进行匹配:若配置项中的唯一标识符与第二版本目标软件中的一个唯一标识符匹配,则将配置项对应的埋点标记为有效埋点;否则,将配置项对应的埋点标记为无效埋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98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