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生态边坡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9043.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生;甘露;程寒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4 | 分类号: | E02B3/04;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管士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河道边坡 净化系统 生态边坡 循环管道 防护带 种植土 桩体 水生植物 水循环装置 雨水天气 出水管 潜水泵 填充 水域 面源污染 净化 水循环 土壤层 有效地 埋设 雨水 滞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边坡净化系统,包括:防护带,该防护带包括多个桩体,所述桩体插入河道边坡处外侧的土壤层,所述防护带与河道边坡之间填充有种植土;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设置于所述桩体与河道边坡之前填充的所述种植土上;水循环装置,该水循环装置包括潜水泵、循环管道以及多个出水管,所述潜水泵设置于河道水域内,所述循环管道埋设于所述的种植土内,多个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循环管道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边坡净化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面源污染,可以在雨水天气下对雨水进行滞留和净化,在非雨水天气下可以通过水循环对河道水域进行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河道生态边坡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河道边坡作为河道水体与河道边陆地的过渡带,发挥着水、陆生态系统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作用,并起到河道边坡保护、生态廊道以及缓冲滞留带的作用。
在早先的技术中,由于技术方面的缺乏和认识上的不足,早先的河道边坡水域环境治理通常采用结构单一的防汛抗洪水利工程,该种防汛抗洪水利工程仅具备防护河道边坡免受水流冲刷侵蚀以及防汛抗洪等基本功能,大多采用不透水现浇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质材质构筑河道边坡,但是,一方面城市发展建设对河道两侧的土地利用状况的限制日渐严格,河道边坡施工的占地面积要求越来越少,同时要求边坡施工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和更短的施工周期;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河道边坡施工往往无法起到较好的河岸水域生物治理和缓冲滞留作用。
在长期的实践中,随着技术的革新,针对早先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直立硬质护岸结构,其是一种在原有河道边坡护岸的基础上进行修复,主要通过植被恢复改造、基质敷设以及复合改造技术对河岸进行改造,但这种目的单一的改造方式对河岸生态复合的改造不够。
因此,应当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少,且能够减少面源污染、净化河道水质的河道生态边坡净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边坡净化系统,所述河道生态边坡净化系统包括:防护带,该防护带包括多个桩体,所述桩体插入河道边坡处外侧的土壤层,所述防护带与河道边坡之间填充有种植土;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设置于所述桩体与河道边坡之前填充的所述种植土上;水循环装置,该水循环装置包括潜水泵、循环管道以及多个出水管,所述潜水泵设置于河道水域内,所述循环管道埋设于所述的种植土内,多个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循环管道连接,其中,当所述河道生态边坡净化系统处于雨水天气时,关闭所述水循环装置,雨水部分在所述水生植物和所述种植土滞留,其余通过所述循环管道后从多个出水管流出,当所述河道生态边坡净化系统处于非雨水天气时,开启所述水循环装置,所述潜水泵将河道水抽至所述循环管道,并渗入所述种植土和所述水生植物。
优选地,所述桩体上可以设有高密度聚乙烯膜。
优选地,所述防护带与所述河道边坡之间的距离可以占所述河道宽度的比在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桩体的直径可以在30mm到80mm的范围内,所述桩体插入所述土壤层的深度可以不小于1.5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桩体上还可以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桩体的顶部高于常水位,所述桩体的顶部与常水位之间的距离可以在10cm到30cm的范围内。
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种植土的表面可以低于常水位,所述种植土表面与常水位之间的距离可以在10cm到30cm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可以为竖向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管口处可以设置有卵石,多个所述出水管可以相间设置,所述出水管之间的间距可以在20m至50m的范围内,所述出水管上还可以设置有止回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9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
- 下一篇:水底刨沟抓地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