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不混溶相界面张力的五腔室核酸提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8997.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7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年才;李娟;周利;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42;C12N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混溶 洗脱 洗涤腔 样品腔 核酸提取装置 核酸复合物 纳米磁珠 生物样品 磁珠 核酸 腔室 洗脱缓冲液 细胞裂解液 核酸释放 减少试剂 腔外部 微通道 洗涤液 样本腔 填充 样本 消耗 移动 出口 | ||
一种基于不混溶相界面张力的五腔室核酸提取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样品腔,样品腔出口依次通过梯形微通道和第一不混溶相腔、洗涤腔、第二不混溶相腔、洗脱腔连接,样品腔、不混溶相腔、洗涤腔或洗脱腔外部设有磁体;方法是先将生物样品、细胞裂解液和纳米磁珠注入到样品腔,将洗脱缓冲液加入洗脱腔,再将洗涤液加入洗涤腔,最后给两个不混溶相腔填充不混溶相;磁体在样本腔底部外侧旋转,使得纳米磁珠与生物样品反应形成磁珠‑核酸复合物,将磁体依次向第一不混溶相腔、洗涤腔、第二不混溶相腔、洗脱腔移动,使得磁珠‑核酸复合物进入洗脱腔洗脱,将核酸释放;本发明实现核酸的快速便捷化提取,减少试剂样本消耗,且减少提取过程中核酸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酸的提取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不混溶相界面张力的五腔室核酸提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诊断是以核酸作为检测对象,主要应用于临床的诊断中,如肿瘤、感染、遗传等各方面,而核酸提取作为分子诊断实验的“第一步”,提取速度和纯度是最基本的要求。现今核酸的提取方法主要有苯酚氯仿抽提法、离心柱提取法、纳米磁珠提取法。苯酚氯仿抽提法等化学沉淀方法是最传统的核酸纯化方法,具有较高的核酸提取率,但操作过程需要反复沉淀、离心,难以实现自动化,并且需要用到有毒试剂,因此逐渐被淘汰。随后发展出以离心柱法为代表的固相载体吸附法,但其操作过程也需要反复高速离心,会产生较大的机械力,破坏核酸的完整性;同时不便于高通量、自动化操作。磁珠法核酸提取实现了微纳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它通过对磁珠进行二氧化硅包被,当核酸从细胞中释放,纳米磁珠与核酸特异性结合,形成磁珠-核酸复合物,利用纳米磁珠的超顺磁性,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做定向移动,能使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然而目前传统的纳米磁珠提取法,其提取步骤为:细胞裂解-纳米磁珠与核酸结合-洗涤-洗脱。核酸富集纯化时间长(约为1h);其次,操作过程需要反复进行去磁化、冲洗、磁化等操作,每一次冲洗均可能损失游离核酸;提取过程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且工作量大;如今,如何实现核酸的快速便捷化提取,提高核酸产量,减少试剂样本消耗,且减少提取过程中核酸的损耗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不混溶相界面张力的五腔室核酸提取装置及方法,实现核酸的快速提取,减少试剂样本消耗,且减少提取过程中核酸的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不混溶相界面张力的五腔室核酸提取装置,包括样品腔1,样品腔1出口和第一不混溶相腔2-1入口通过梯形微通道4连接,第一不混溶相腔2-1出口和洗涤腔5入口通过梯形微通道4连接,洗涤腔5出口和第二不混溶相腔2-2入口通过梯形微通道4连接,第二不混溶相腔2-2出口和洗脱腔3入口通过梯形微通道4连接,样品腔1的入口为加样孔7,第一不混溶相腔2-1、第二不混溶相腔2-2分别设有第一加油孔9、第二加油孔8,洗涤腔5设有加洗涤液孔10,洗脱腔3设有加洗脱液孔11,样品腔1、不混溶相腔2或洗脱腔3的外部设有磁体6。
所述的梯形微通道4的小口宽度为500μm,高度为250μm。
一种基于不混溶相界面张力的五腔室核酸提取装置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8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冷却式发酵罐
- 下一篇:一种细胞捕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