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8956.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8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成云;徐亚琦;蒋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D235/30 | 分类号: | C07D235/30;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肿瘤化合物 抗肿瘤药物 多发性骨髓瘤 间苯二甲醛 抗肿瘤活性 肿瘤细胞株 苯并咪唑 抗肿瘤 淋巴瘤 小分子 可用 羟基 制备 肺癌 肝癌 白血病 合成 疾病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化学名称为5‑溴‑2‑羟基间苯二甲醛二[(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腙];所述抗肿瘤药物可用于制备抗肿瘤有关疾病的药物,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肺癌、肝癌的药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均有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二甲醛二苯并咪唑基腙类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系统肿瘤、肝癌、肺癌等多种癌症与肿瘤。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近几十年来,随着疾病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癌症负担日益增加,癌症防治面临严峻的形势。我国三次全国范围内死因调查数据显示,近30年,中国癌症在死因中的构成比由20世纪70年代的10.13%上升至22.32%,死亡率由73.99/10万上升至135.88/万。在城市地区,癌症列居全死因的第二位。常规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手段较多应用于肿瘤治疗中,但目前这些手段在治疗肿瘤中有其局限性,且很难彻底治愈肿瘤,尤其是一些转移型恶性肿瘤。因此,肿瘤学是制药业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对更有效且耐受性更好的癌症疗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微环境中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生,血液或尿中存在单克隆蛋白,并伴随器官功能障碍。对于初治的MM患者,只要其年龄小于65岁,最好的一线治疗方案仍然是大剂量化疗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行3-4个方案的诱导治疗。诱导治疗方案则首选含硼替佐米为主的方案,这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不仅能抑制骨髓瘤细胞存活,还可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及血管新生。来那度胺作为第二代免疫调节剂,2008年被批准用于MM的治疗,与沙利度比较,其神经毒性较轻,无论是用于初治患者还是复发患者均有一定的疗效。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新药的研发,如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伏林司他(vorinostat),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蛋白酶B(AKT)抑制剂、苯达莫司汀、抗CS1单克隆抗体等。虽然现有的技术有段能够抑制/缓解某些MM的患者,但是患者最终仍然会进入复发/难治阶段,目前为止,MM仍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所以,开发新的有效的抗骨髓瘤药物意义重大。
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单克隆增殖性疾病,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NHL在过去30年间,发病率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增长约1倍,在我国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居第8位,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在淋巴瘤的治疗中包括许多新的治疗手段,如CD20单克隆抗体、酪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依鲁替尼)、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如西达本胺)等,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程序性受体死亡蛋白1抑制剂(PD-1单克隆抗体)的研发开启了淋巴瘤治疗的新时代。这种抑制剂可以重新激活肿瘤特异性T细胞,特别是被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PD-L2)抑制的T细胞,这些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便会杀灭肿瘤细胞。但某些高度侵袭性恶性淋巴瘤,如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传统治疗疗效差,患者预后差。因此开发新的药物治疗Burkitt's淋巴瘤,NK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药物迫在眉睫。
肝癌和肺癌均是常见的实体瘤,化疗是治疗这两类肿瘤的基本手段之一,检查点阻断药物的应用是的晚期肺癌的生存时间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但疗效有限。目前治疗肝癌以及肺癌的靶向药物临床疗效也非常有限。因此,继续开发抗肝癌和肺癌的药物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抗瘤谱较广,可广泛用于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的化疗。但同时它的毒副作用也有很多,包括消化道、心脏的不良反应及骨髓抑制等。因此,需要合成筛选新的安全性更高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安全性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均有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安全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89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