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48728.6 | 申请日: | 2018-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2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亮;黄前程;李武东;谢红伟;殷红燕;王晓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预处理 高浓度有机废水 有机物浓度 有机物 脱除 资源再利用 纺织印染 生化降解 石油化工 有效处理 可回收 脱轻塔 脱重塔 预热 精馏 两级 制药 焦化 生产成本 蒸发 回收 污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方法,采用蒸发及精馏结合的方式,废水预热后经过两级脱轻塔脱除轻组分,再通过脱重塔脱除重组分,实现废水中有机物、盐分与水的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显著降低了废水中的COD值,而且同时可回收多种有机物,回收的有机物浓度高;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减少了污染,能有效处理石油化工、焦化、制药、纺织印染等行业产生的废水,对于有机物浓度较高、成分复杂、难生化降解的废水尤其适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印染行业、线路板行业、电镀行业、炼油行业或其他有机化工行业中,往往会产生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或废液),这些有机废水的COD浓度很高,COD≥2000mg/L甚至高达40000mg/L。此外往往还含有部分碱性物质和溶解盐。如线路板行业的显影、脱模槽液,橡胶塑料行业反应釜清洗废水,有机溶剂行业的生产废液,炼油厂产生的碱渣废液等。
对于这类有机废液,如果采用生物处理法进行处理,由于含盐量高、有机物浓度太高等原因,微生物难以培养,生化效果差,往往掺杂在其它废水中,经稀释上百倍后进行处理,但仍然效果差。如果采用化学氧化法处理,如Fenton氧化,存在药剂添加量大、处理成本高、处理后水质无法保证等问题。如果采用直接高温焚化处理这种有机废水(或废液),即通过高温彻底分解有机物,然而此方式必须将废水加热至800℃以上,有机物才能有效分解,将全部废水从室温升温,需要消耗大量热量,所耗热量大部分由燃气或燃油提供。因此有机废水中的水含量,对于高温焚化处理的能耗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能够有效的将水和有机物分离,可以大幅的降低处理量和处理费用。
传统的多效蒸发浓缩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蒸发能耗,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使用气液分离器来分离蒸发后的有机物和水,相当于精馏塔的一块理论板,本身分离效率低,同时由于有机物浓度高,夹带现象严重致分离效率更低,从而导致蒸馏出来的废水的COD仍然较高,所得的蒸馏水还需要进一步生化或物化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方法,将蒸发和精馏技术有机结合,有效的实现废水中有机物和盐与水的分离。降低了后续处理成本,实现了节能降耗,减少了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方法,采用蒸发及精馏结合的方式,废水预热后经过两级脱轻塔脱除轻组分,再通过脱重塔脱除重组分,实现废水中有机物、盐分与水的分离,有机废水的COD浓度在2000mg/L以上,经过一级脱轻塔后,大部分的有机物等轻组分从塔顶被分离出来;脱轻后的釜液从塔底进入二级脱轻塔,经过二级脱轻塔,实现对有机物等轻组分更高的脱除率;物料再由二级脱轻塔塔底进入脱重塔,并在脱重塔中脱除盐等重组分,塔顶得到一部分废水,塔底为饱和或过饱和的盐溶液。
该种预处理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1)原料预热:废水原料经过预热器与来自脱重塔塔顶气相物料进行热交换,经预热后的原料进一级脱轻塔;
(2)初脱轻组分:生蒸汽从一级脱轻塔的加热器中进入,废水原料从一级脱轻塔下部分离器进入一级脱轻塔后,被逐步气化,通过分离器上面的精馏段,轻组分与水分和重组分分离,在一级脱轻塔精馏段的上部设置有内冷凝器,塔内上升的气相物料经内冷器冷凝为液相,其中一部分液相作为塔内回流回到塔内,一部分液相作为轻组分采出;二次蒸汽从一次脱轻塔下部分离器采出,进入二级脱轻塔加热器壳程,分离器底部重组分进二级脱轻塔分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87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