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菌性PLA/PBA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7264.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美;周丽贤;杨崇岭;李四红;徐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67/02;C08K9/04;C08K9/10;C08K9/00;C08K7/26;C08K3/34;C08K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抗 菌性 无机填料 制备 抗菌性 添加量 高分子材料制备 金黄色葡萄球菌 材料力学性能 大肠杆菌 锌盐水溶液 热处理 包装薄膜 负压条件 抗菌效率 下降现象 纳米ZnO 分散性 抗菌剂 偶联剂 无纺布 粘合力 管材 碱化 拉伸 偶联 片材 抑菌 填充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抗菌性PLA/PBA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将无机填料在负压条件下与锌盐水溶液混合,再碱化,热处理,偶联,可获得ZnO均匀分布的抗菌性填料,最后与PLA和PBAT混合得到高抗菌性PLA/PBAT材料,可提高材料的抗菌效率,并避免由于直接填充纳米ZnO导致的材料力学性能下降。偶联剂的负载可提高抗菌性无机填料在PLA/PBAT基体中的分散性及粘合力。当抗菌剂无机填料的添加量达到1phr时,PLA/PBAT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即可达100%;当添加量达到20phr时,PLA/PBAT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没有下降现象,同时弯曲强度得以提高。由此制备的高抗菌性PLA/PBAT材料可被用于包装薄膜、无纺布、管材或片材等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抗菌性PLA/PBAT 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聚乳酸(PLA)和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物(PBAT)是目前较为 成熟的生物可降解树脂,具有透明、易加工和原料天然等特点,是替代石油基 树脂的理想材料。然而,当替代聚乙烯来制备保鲜膜、包装薄膜或农膜时,PLA 虽然拉伸强度高,但却具有抗冲击强度、抗撕裂能力差,热变形温度低的缺点, 难以达到聚乙烯薄膜的技术性能指标;而PBAT虽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成膜 性,但其强度和模量较低,阻隔性能差,且价格高,因此其推广与应用也受到 限制。为克服上述缺点,现有研究将两者共混制备PLA/PBAT基包装材料,以 实现两者性能互补的目的。但是,将PLA/PBAT用作食品包装材料时,其还具 有抗菌性能差的缺点,不能满足食品级包装材料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菌性 PLA/PBAT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高抗菌性PLA/PBAT材 料。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高抗菌性PLA/PBAT材料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抗菌性PLA/PBAT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无机填料置于容器中,抽真空,加入锌盐水溶液,搅拌,使无机填 料达到吸附平衡,过滤,干燥,得到锌离子化填料;
(2)向锌离子化填料中添加稀碱溶液,直至锌离子化填料所在溶液的 pH=8~10,震荡,过滤得到沉淀,洗涤,干燥,得到表面覆盖有Zn(OH)2的无 机填料;
(3)将表面覆盖有Zn(OH)2的无机填料进行煅烧,得到负载ZnO的无机填 料;
(4)将负载ZnO的无机填料与偶联剂混合均匀,干燥,得到抗菌性无机填 料;
(5)将聚乳酸(PLA)、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物(PBAT)和抗 菌性无机填料在室温下混合,熔融挤出或混炼造粒,得到所述的高抗菌性 PLA/PBAT材料;
所述的PLA、PBAT和抗菌性无机填料的混合按质量份数配比为:PLA 50~ 100份、PBAT 0~50份和抗菌性无机填料1~20份。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无机填料为硅藻土、麦饭石粉、纳米二氧化硅、 高岭土或蒙脱土。
优选的,首先将步骤(1)中所述的无机填料在70~90℃下进行干燥处理, 然后置于容器中,抽真空,进行后续处理。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抽真空的条件为在0.05~0.1MPa下抽真空0.5~ 3h。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锌盐水溶液为醋酸锌水溶液、氯化锌水溶液或 硝酸锌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7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