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采集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7005.4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8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神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85;F24F11/8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空调 参数采集设备 节能控制系统 数据采集 变频器 流量计 总流量 温度检测器 压力检测器 节能控制 空调负荷 冷冻水泵 冷却水泵 水管压力 水温检测 回水 水泵组 检测 匹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采集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涉及中央空调节能控制领域,包括PLC控制器、与PLC控制器连接的参数采集设备和多个变频器,所述参数采集设备包括用于环境温度和水温检测的温度检测器、用于水管压力检测的压力检测器以及回水总流量检测的流量计,所述多个变频器还分别与水泵组连接。解决冷却水泵与冷冻水泵流量与空调负荷不匹配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央空调节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采集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能源需求日益增长、能源日益紧张的当今社会,节能技术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现代高层建筑及智能大厦的普及,中央空调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其高能耗性也成为一大问题,其节能技术的研究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按照国家标准,中央空调系统的最大负载能力是按照气温最高、负荷最大的工作环境来设计的,而实际上系统又很少在这些极限条件下工作。中央空调设备97%的时间在70%负荷以下波动运行,所以实际负荷总不能达到满负荷,特别是在主机部分负荷的情况下,这种情况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研究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策略,设计性能良好的控制系统,从而既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的要求,又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中央空调主要由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和冷冻水循环系统等组成,在中央空调设计时,为保证在温度较高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通常按照最大负荷设计并存在15%左右的富裕量,因此平常使用时,中央空调并不能达到满负荷运转,而冷却水泵组和冷冻水泵组按照最大设计流量设置固定流量工作模式,由此导致冷却水泵组和冷冻水泵组的流量与中央空调负荷不匹配,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采集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解决冷却水泵与冷冻水泵流量与空调负荷不匹配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数据采集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与PLC控制器连接的参数采集设备和多个变频器,所述参数采集设备包括用于环境温度和水温检测的温度检测器、用于水管压力检测的压力检测器以及回水总流量检测的流量计,所述多个变频器还分别与水泵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和变频器之间设置有用于变频器启停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启停控制模块包括1个SR开关,2个中间继电器KA和2个点动开关SB,SR开关的动端与PLC控制器的远程/停止/就地信号端连接,SR开关的一个不动端与PLC控制器的接线端连接,第一继电器KA与第一点动开关SB并联且一个公共端与SR开关的另一个不动端连接,另一个公共端与第二点动开关SB的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KA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点动开关SB的另一端和PLC控制器上SR开关不动端连接的接线端信号对应的接线端,第二继电器KA的另一端与变频器启停信号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组分别包括主水泵、辅助水泵以及备用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还与人机界面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器分别设置于冷冻水管和冷却水管的出口处、冷冻水管和冷却水管的进口处、中央空调所在的外部环境中。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检测器设置于冷冻水管和冷却水管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PLC控制器实现远程/就地控制,实现中央空调系统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通过对末端负荷的实时变换情况(如环境温度、水温、水管压力以及回水总量等)通过调节变压器进而调节水泵的给水流量,从而使中央空调运行于最佳工作状态下,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神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神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7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