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呃逆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46126.7 | 申请日: | 2018-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K9/16;A61P1/06;A61P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呃逆 制备 饮用 沉香 药剂制备 炒麦芽 观音苋 旋复花 重量份 茉莉花 薏苡仁 陈皮 赤芍 川朴 甘草 和胃 降气 罗勒 肉桂 升麻 柿蒂 治疗 防治 帮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呃逆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柿蒂10‑18份、观音苋11‑21份、炒麦芽12‑15份、赤芍13‑17份、甘草13‑17份、罗勒8‑16份、川朴10‑12份、薏苡仁12‑17份、沉香4‑6份、升麻12‑14份、巴旦杏仁6‑10份、雉子筵13‑24份、肉桂4‑9份、茉莉花5‑11份、旋复花11‑16份、陈皮10‑17份。本发明的药剂制备方法简单,饮用效果好,具有温中、降逆的功效,饮用后能帮助人们和胃降气,防治呃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呃逆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健康人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多发生于某些疾病。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即属呃逆。而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胃、食道手术后等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膈肌痉挛。呃逆的病因有饮食不当,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呃逆的主要表现是喉间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频发出,病人不能自制。临床所见以偶发者居多,为时短暂,多在不知不觉中自愈;有的则屡屡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呃声有高有低,间隔有疏有密,声出有缓有急。发病因素与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受凉等有关。本病常伴胸膈痞闷,胃脘嘈杂灼热,嗳气等症。
在中国的医学界有中医与西医之分,所以在用药方面也就有了中药与西药之别。中药多以生物为药,主要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西要均为化学合成的,包括,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这是本质的差别。西药是分子级、原子级甚至是量子级(射线疗法)物质,十分细微,比细胞小得多,容易进入细胞体内发挥作用,这就改变了细胞的组成、结构,因此也就是改变了细胞的性质、功能。因为只能够进不能够出,就造成了不可逆性的后遗症。而且西药产生的气(药性)成分单一,波形狭窄尖锐,在杀死病菌病的同时也同时杀死了好的细菌,长期吃西药的人,会打乱体内菌群破坏了人体内的平衡环境,时任免疫力逐渐下降,这副作用不小。而中药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按照一定原则组成的复方,多是恢复人体与环境或人体各脏腑间的不平衡状况。它是将“证”引进调整。总之,西药主要是以消灭“病灶”为目的,中药是以调整人体机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中药符合自然规律,必将成为未来医药的主流,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喜爱。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治疗呃逆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呃逆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呃逆的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柿蒂10-18份、观音苋11-21份、炒麦芽12-15份、赤芍13-17份、甘草13-17份、罗勒8-16份、川朴10-12份、薏苡仁12-17份、沉香4-6份、升麻12-14份、巴旦杏仁6-10份、雉子筵13-24份、肉桂4-9份、茉莉花5-11份、旋复花11-16份、陈皮10-17份。
一种治疗呃逆的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柿蒂14份、观音苋16份、炒麦芽13份、赤芍15份、甘草15份、罗勒12份、川朴11份、薏苡仁15份、沉香5份、升麻13份、巴旦杏仁8份、雉子筵17份、肉桂6份、茉莉花8份、旋复花13份、陈皮13份。
一种治疗呃逆的药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上述各原料,10倍水煎煮两次,合并两次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5(80℃),60~70℃烘干后粉碎,加入蔗糖,混匀,以70-85%酒精制成颗粒过10目筛,60℃烘干,再过10目筛即得。
第一次煎煮2-3小时。
第二次煎煮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61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