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燃机用纳米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6049.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凌云;凌天阳;金可心;夏戊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佑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40/25;C10N3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1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纳米润滑油 制备 调和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 甲基苯并三氮唑 十二烯基丁二酸 噻二唑多硫化物 硫化烷基酚钙 纳米氢氧化物 偶氮二异丁腈 咪唑啉季铵盐 噻二唑衍生物 磷酸三丁酯 磷酸三乙酯 质量百分比 耐磨性 车辆行驶 过氧化物 使用寿命 机油 胺乙基 柴油车 成品油 调和釜 基础油 磨损率 汽油车 润滑油 脉冲 称取 灌装 加温 镁粉 植酸 磨损 取出 检验 分析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用纳米润滑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称取:甲基苯并三氮唑1.2‑2.2%、噻二唑衍生物0.1‑1.5%、植酸1.3‑2.8%、十二烯基丁二酸4.1‑4.6%、磷酸三丁酯7‑8.5%、镁粉0.8‑1.7%、磷酸三乙酯0.1‑0.8%、硫化烷基酚钙0.2‑3%、纳米氢氧化物2.4‑3.5%、噻二唑多硫化物0.02‑0.05%、过氧化物偶氮二异丁腈0.1‑0.8%、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0.2‑0.7%、胺乙基咪唑啉季铵盐2.5‑3.5%、余量为基础油;将上述原料加入到调和釜中,进行脉冲调和,同时逐渐加温到60‑80℃,并同步搅拌1h;调和搅拌完成后,取出成品油,进行检验分析,合格后灌装。本发明润滑油极压耐磨性好,能有效阻止机体氧化与磨损,磨损率减少了50%以上,可延长机油使用寿命,保证车辆行驶10000~40000km,适用于各类汽油车、柴油车、拖拉机、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用纳米润滑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小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①抗磨减摩,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②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③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④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⑤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⑥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缓和冲击及减震;⑦动能传递,液压系统、遥控电动机及摩擦无级变速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对润滑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及世界各国为了满足机械设备的润滑要求,已经制订了一些润滑剂产品的新技术标准,润滑剂新产品也在不断出现。但在实际应用中,我国的润滑油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明显,一些关键原料、复合添加剂基本依赖进口,工业用油中的合成油脂也主要依赖进口,这就是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际差距。
对于汽车用发动机等内燃机所用的润滑油,要求可在苛刻的条件下长期使用的热氧化安定性。近年来,为了应对削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等环境问题,汽车、建设机械、农业机械等的节能化,即省燃费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对于变速器、终减速器(主传动减速齿轮)等传动装置,对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作为传动装置中的省燃费化方法,有使润滑油低粘度化,以降低滑动面上的搅拌阻力或摩擦阻力的方法。由于纳米材料的特性,研究人员正通过在润滑油中添加纳米材料来降低搅拌阻力或摩擦阻力,就可提高动力的传动效率,达到省燃 费化,但还没有研发出合适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用纳米润滑油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用纳米润滑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称取:甲基苯并三氮唑1.2-2.2%、噻二唑衍生物0.1-1.5%、植酸1.3-2.8%、十二烯基丁二酸4.1-4.6%、磷酸三丁酯7-8.5%、镁粉0.8-1.7%、磷酸三乙酯0.1-0.8%、硫化烷基酚钙0.2-3%、纳米氢氧化物2.4-3.5%、噻二唑多硫化物0.02-0.05%、过氧化物偶氮二异丁腈0.1-0.8%、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0.2-0.7%、胺乙基咪唑啉季铵盐2.5-3.5%、余量为基础油;将上述原料加入到调和釜中,进行脉冲调和,同时逐渐加温到60-80℃,并同步搅拌1h;调和搅拌完成后,取出成品油,进行检验分析,合格后灌装。
所述基础油选自API分类的Ⅳ类油和Ⅴ类油,Ⅳ类油和Ⅴ类油的优选质量比为(3-5)∶1。
所述无机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0~100nm。
所述纳米氢氧化物为纳米氢氧化钙、纳米氢氧化镁、纳米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纳米氢氧化物为纳米氢氧化钙、纳米氢氧化镁和纳米氢氧化钡,三者的质量比为2: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佑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佑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6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