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5724.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5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贾艳刚;臧猛;刘海洋;罗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绿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7/06 | 分类号: | H02B7/06;H02B1/46;H02B1/56;H02B1/54;H02B1/28;H02S10/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麒***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模块 低压模块 高压模块 箱体罩壳 中间隔 隔室 光伏 智能 变电站 可拆装式结构 标准化接口 功能模块化 光伏电站 建设周期 能量材料 逆变模块 运行监测 终端模块 字形结构 一体化 低压柜 高压柜 可视化 逆变柜 终端柜 变压器 室内 电站 节约 建设 | ||
1.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罩壳内设置有一组高压柜、一台变压器、一台低压柜、一台逆变柜、一台终端柜以及附件,并且通过可拆装式结构合理布置于箱体罩壳中,将低压模块、变压器模块、高压模块、逆变模块、终端模块集中为一体;箱体内采用横向的“目”字形结构布局,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组成,形成左隔室、中间隔室、右隔室,所述中间隔室内布置变压器模块,其低压侧与低压模块连接,其高压侧与高压模块连接;所述箱体罩壳和基座栓接为一体,成为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模块采用干式变压器,采用混合填料树脂浇注技术,将石英粉直接混入树脂混合料中,与预制在线圈内的玻璃纤维网一起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低压绕组预埋智能测温元件,实时监控变压器温升状态,实现制冷风机的自动启停,系统输出超温报警、超温跳闸信号并具有记录历史最高温度,通过专用通讯接口与监控后台通讯,实现变压器生命全周期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高压侧选用一体式套管,套管上的感应点直接接地,套管接头内置有灭弧装置,与带负荷插拔型肘型电缆插头连接使用;所述一体式套管与肘型电缆接头为“插头-插座”安装模式,即插即用;所述肘型电缆接头带电测试点安装带电指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高压模块采用共箱式高压环网柜,由断路器柜、PT柜和计量柜组成,断路器柜出线通过10kV高压软电缆和变压器一体式套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低压模块分为受电室、计量室、补偿室、控制室、通讯室;受电室采用具有通讯功能零飞弧高分断能力断路器,柜内采用全绝缘母线系统结构,实现母线不打孔,系统全封闭,开关和元器件挂接式安装;补偿系统采用无功潮流预测和延时多点采样技术,三相独立采样,实现共、分补混合控制,分级优化补偿和自动循环投切;控制室合理布置有小型控制变、UPS电源、智能温湿度控制器,并为设备提供电源;通讯室安装有智能监控终端,实现对电能信息采集、故障及火灾报警、设备状态监测和控制输出综合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逆变模块内部集成逆变器和集散式MPPT控制器,采用DSP+CPLD全数字控制技术和反孤岛技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终端管理模块采集电网实时运行数据并上送给电网自动化综合管理系统,同时可以通过主站系统对电网设备遥控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箱体罩壳采用304不锈钢,并设有岩棉隔热层,降低户外高温环境对箱体内部设备运行影响,顶盖箱沿设有条形阵列通风孔,门板上采用迷宫型通风消音百叶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光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百叶窗中间夹层设计可拆式钢丝网,人孔设计于箱变内部底座,封板采用翻转式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绿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绿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57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