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牛茶的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4662.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2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华;陈国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10;A01G9/029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文信家 |
地址: | 5457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繁育 技术缺陷 苗木出圃 苗圃管理 生长周期 穗条扦插 遮荫棚 苗床 薄膜 成活率 苗圃 选址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牛茶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白牛茶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苗圃选址;(2)苗床建立;(3)搭遮荫棚;(4)穗条扦插;(5)盖薄膜;(6)苗圃管理;(7)苗木出圃。该发明白牛茶的繁育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具有生长周期短、成活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牛茶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野生白牛茶树是指生长在原始森林或天然林中,未被人类栽培、驯化及大量利用过的白牛茶树。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区域内以当地野生白牛茶树的鲜叶为原料加工为红茶或绿茶。
现有技术在野生茶的繁育上存在以下缺点:苗木繁育扦插时留一个完整叶片,叶面水份蒸腾作用大,影响成活;野生茶较难长根,现有技术繁育的野生茶苗发根时间较长,容易生病,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白牛茶的繁育方法,该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具有生长周期短、成活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白牛茶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苗圃选址:选择地势平坦、避风向阳、能排能灌、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结构良好,透气性能良好的旱地、水稻土、砂壤土或黄壤,其温度应达到年平均温度≥14℃;
(2)苗床建立:
a.苗床全面翻耕:深度在30㎝以上,翻耕后碎土、耙平;苗床四周开50㎝宽,20㎝深的排灌沟,苗床内挖畦;
b.苗床整理:苗床亩施腐熟饼肥100-150kg和磷酸钙20kg的混合物,充分拌和后平整畦面;再在其上铺心土,均匀摊铺畦面,厚度3-5㎝,铺好后,浇水使其充分湿润;
(3)搭遮荫棚:遮荫棚柱高2.2-2.4m,立柱直径为8㎝-13㎝,立柱之间用铁丝拉紧,埋入土中40㎝,在遮荫网架上盖原生材料遮阳网遮荫;
(4)穗条扦插:取白牛茶树的木质化枝条,将其剪为3-5cm长度,留有一叶,上、下剪口平滑,穗条下端剪口与叶片生长方向平行,上端剪口应高于腋芽2毫米;将穗条基部浸泡与营养液中1-2小时,随后扦插;
(5)盖薄膜:扦插完毕,搭弧形棚架,弧形棚架顶部距离地面高度40㎝,间距60㎝,竹棚上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
(6)苗圃管理:
a.保持苗床表土湿润;
b.控制棚内气温不超过40℃;
c.当茶苗有80%-90%新根长出,新梢萌发时开始施追肥,每隔20天施肥一次,以N、P、K复合肥为主;每隔15天喷洒药液,药液为6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或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d.荫棚管理:4月撤去保温薄膜,7月撤去遮阳网;
e.茶苗打顶:7月中旬,当茶苗长至20㎝高度以上时打顶,剪20㎝以上部分,促进分枝;
(7)苗木出圃:于翌年10-11月份起苗栽植。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苗床全面翻耕中的畦长15m-20m,畦宽120㎝,畦高10㎝。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苗床整理中心土选择表土层30㎝-50㎝以下,PH为4.5-5.5。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每次施肥用量为5kg/亩-8kg/亩。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4)中的营养液由重量浓度10-20ppm的吲哚丁酸、20-50ppm的萘乙酸的铵盐和3-5%的蔗糖溶液混合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4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茶树小绿叶蝉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心柚种植土壤改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