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夜视镜下飞行的训练器材和提高夜间作训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4168.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0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龙;陈涛;张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30 | 分类号: | G09B9/30;G09B9/3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新苗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器材 夜视镜 云台 无人飞行器 操控装置 微光夜视 训练器材 主控单元 操作杆 电连接 头盔 飞行 编队飞行 目标搜索 生理限制 飞行安全 均和 佩戴 着陆 起飞 练习 情景 培训 帮助 | ||
1.一种模拟夜视镜下飞行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飞行器(1)、头盔(4)和操控装置(6),所述无人飞行器(1)包括机架、云台(2)、摄像器材(3)和控制单元,所述云台(2)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摄像器材(3)安装在云台(2)上,所述云台(2)、摄像器材(3)均和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操控装置(6)包括主控单元和操作杆,所述头盔(4)、操作杆、控制单元均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采集头盔(4)的运动信息后发送指令给控制单元以控制云台(2)与头盔(4)运动一致,以及通过采集操作杆的运动信息后发送指令给控制单元以控制无人飞行器(1)和摄像器材(3)的运动;所述云台(2)用于带动摄像器材(3)横滚、俯仰、航向三轴转动,所述头盔(4)用于显示虚拟环境和通过控制单元、主控单元传输的摄像器材(3)拍摄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夜视镜下飞行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4)包括虚拟眼镜(5)和陀螺仪,所述虚拟眼镜(5)、陀螺仪均与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虚拟眼镜(5)用于显示摄像器材(3)拍摄画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夜视镜下飞行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眼镜(5)包括模拟微光夜视镜和模拟红外夜视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夜视镜下飞行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飞行器(1)为多旋翼无人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夜视镜下飞行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器材(3)为数字夜视摄像器材、彩色摄像器材或全彩摄像器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夜视镜下飞行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装置(6)还包括舵、伺服电机和监控屏幕,所述舵、操作杆均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和监控屏幕均与主控单元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用于模拟真实飞机中操作杆或舵的阻力及抖动。
7.一种提高夜间作训能力的方法,使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夜视镜下飞行的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飞行员头戴头盔(4),通过虚拟眼镜(5)显示虚拟环境和摄像器材(3)拍摄的实际飞行影像后,飞行员通过操控装置(6)操控无人飞行器(1)飞行,通过转动头部控制云台(2),进而控制摄像器材(3)的观察角度,使飞行员真实感受在虚拟现实中夜视环境的飞行特点,建立情景意识和必要的条件反射,实现飞行员夜间作训能力的提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夜间作训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特点包括月光、城市灯光、炮火、雨雾的影响,编队或悬停距离、高度的控制,障碍物避让,地标或敏感目标的识别。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夜间作训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眼镜(5)显示摄像器材(3)拍摄的实际飞行影像是通过算法处理,具体过程为:首先将摄像器材(3)拍摄到的画面进行绿化处理,以模拟夜视镜光学特性,然后将绿化后的视频图像进行抖动处理,使得视频图像在上下、左右或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同时抖动,以模拟飞机飞行特性;最后将视频图像同时传输给虚拟眼镜(5)的双目显示屏上,使其同时显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41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驾驶训练系统
- 下一篇:可移动立面透视教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