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3694.1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3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冬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1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管板 玻璃钢涂层 换热管 固定螺丝 焊接方式 金属拉杆 粘接方式 定距管 换热器 折流板 直管段 封头 玻璃钢膨胀节 金属 玻璃钢法兰 玻璃钢壳体 高传热系数 换热效果 原理结构 挡板 金属管 进出管 垫片 壳体 密封 泄漏 腐蚀 保证 | ||
一种玻璃钢换热器,包括玻璃钢封头,玻璃钢法兰,垫片,金属固定螺丝,金属拉杆及定距管,玻璃钢壳体,折流板,玻璃钢膨胀节,管板,玻璃钢涂层,玻璃钢直管段,玻璃钢挡板,玻璃钢物料进出管,玻璃钢支座,换热管;玻璃钢封头与玻璃钢直管段相连,金属固定螺丝把金属拉杆及定距管固定在管板上,并通过玻璃钢涂层形成密封,避免物料的腐蚀,换热管通过折流板与管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管板与玻璃钢涂层通过粘接方式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原理结构简单,利用金属管的高传热系数,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管板与壳体是采用玻璃钢粘接方式,有效保证了产品的换热效果,避免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玻璃钢换热器。
背景技术
壳管式换热器广泛应用在工业/食品/化工等个个领域。传统换热器为了保证传热效果,只能采用金属材料做换热管,而焊接问题导致全套设备只能采用金属结构,导致了壳管式换热器价格非常高昂。
随着玻璃钢行业的飞速发展,其材质性能得到极大提升,用玻璃钢制造的壳管式换热器完全可以满足壳管式换热器的经济性、耐热、强度、老化、耐腐蚀等要求。玻璃钢密度1.4-2.1吨/m3,而316L的密度是8.01吨/m3,TA的密度是4.5吨/m3。采用玻璃钢材质可以大大降低设备重量,而玻璃钢的价格在15000元/吨,316L的价格是30000元/吨,TA的价格是12000元/吨。采用玻璃钢材质做壳管式换热器,其价格是316L成本的1/8,TA的1/16。同时玻璃钢加工简单,不需要焊接等优点。但玻璃钢其本身传热系数低的致命弱点,使其不能用于壳管式换热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特提供了一种玻璃钢换热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钢换热器,包括玻璃钢封头1,玻璃钢法兰2,垫片3,金属固定螺丝4,金属拉杆及定距管5,玻璃钢壳体6,折流板7,玻璃钢膨胀节8,管板9,玻璃钢涂层10,玻璃钢直管段11,玻璃钢挡板12,玻璃钢物料进出管13,玻璃钢支座14,换热管15;
其中:玻璃钢封头1与玻璃钢直管段11相连,玻璃钢法兰2与垫片3把设备连接形成密闭设备,金属固定螺丝4把金属拉杆及定距管5固定在管板9上,并通过玻璃钢涂层10形成密封,避免物料的腐蚀,金属固定螺丝4通过金属拉杆及定距管5把折流板7固定到指定位置,玻璃钢膨胀节8粘接到玻璃钢壳体6,用来抵消15金属换热管与玻璃钢壳体6在温度上升过程中因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伸缩力,换热管15通过折流板7与管板9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管板9与玻璃钢涂层10通过粘接方式连接,玻璃钢挡板12与玻璃钢封头1和玻璃钢涂层10通过粘接方式连接,玻璃钢物料进出管13与玻璃钢直管段11通过粘接方式连接,玻璃钢支座14与玻璃钢壳体6通过粘接方式连接。
所述的折流板7,管板9和换热管15均为金属材质件。
所述的换热管15和管板9为焊接方式连接的结构。
所述的管板9与玻璃钢壳体6为玻璃钢粘接方式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玻璃钢换热器,原理结构简单,利用金属管的高传热系数,满足换热的需要。利用玻璃钢优异的性能,保证设备整体需要。因为玻璃钢与金属管道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壳管式换热器高温工作时,就会引起设备泄露等严重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方案设计在于换热管、管板、折流板采用金属材质。而壳管式换热器其他部件都是采用玻璃钢材质。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管板与壳体是采用玻璃钢粘接方式。有效保证了产品的换热效果,避免泄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玻璃钢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冬,未经刘小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3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