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3663.6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8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施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R3/28 | 分类号: | F23R3/28;F23R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气轮机 燃烧室 | ||
1.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包括机匣(1)、火焰筒(2)、燃料喷射器(3),所述火焰筒(2)与机匣(1)之间构成环形空腔(A),所述火焰筒(2)包括火焰筒头部(21)、火焰筒外壁(22)和火焰筒内壁(23),所述火焰筒头部(21)中央设有燃料喷射器(3),所述燃料喷射器(3)与燃料导管(4)相连接,沿所述燃料喷射器(3)四周环向设置多个空气旋流器(5),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焰筒外壁(22)设有第一主燃孔(6)、多个第一掺混孔(7)和多个第一冷却孔(8),多个第一冷却孔(8)分别分布在第一主燃孔(6)和第一掺混孔(7)的周围,所述火焰筒内壁设有第二主燃孔(9)、多个第二掺混孔(10)和多个第二冷却孔(11),多个第二冷却孔(11)分别分布在第二主燃孔(9)和第二掺混孔(10)的周围,其中第一主燃孔(6)、第一掺混孔(7)和第一冷却孔(8)的孔径依次减小,位于第一主燃孔(6)周围的第一冷却孔(8)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第一掺混孔(7)周围的第一冷却孔(8)的分布密度,第二主燃孔(9)、第二掺混孔(10)和第二冷却孔(11)的孔径依次减小,位于第二主燃孔(9)周围的第二冷却孔(11)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第二掺混孔(10)周围的第二冷却孔(11)的分布密度;
并且靠近燃烧室出口端(C)的第一掺混孔(7)和第二掺混孔(10)是由冲压形成的侧开孔(12),侧开孔(12)具有入口(121)和出口(122),所述入口形成于火焰筒的外壁面(13),所述出口(122)形成于火焰筒的内壁面(14),因冲压形成的呈弧形的突起部(15)与火焰筒内壁面(14)一起限定所述出口(122),所述出口(122)的开口方向即出口的端面的法线方向(Z),与火焰筒轴线方向(X)形成30~60度的夹角(α);
靠近燃烧室出口端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掺混孔(10)的所述开口方向与火焰筒轴线方向(X)所形成的夹角(α)构成互余角,靠近燃烧室出口端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掺混孔(7)的所述开口方向与火焰筒轴线方向(X)所形成的夹角(α)构成互余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靠近燃烧室出口端的所述第二掺混孔(10)的所述开口方向与火焰筒轴线方向(X)的夹角(α)小于相应的所述第一掺混孔(7)的所述开口方向与火焰筒轴线方向(X)的夹角(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靠近燃烧室出口端的所述第二掺混孔(10)的所述开口方向与火焰筒轴线方向(X)的夹角(α)为40度,相应的所述第一掺混孔(7)的所述开口方向与火焰筒轴线方向(X)的夹角(α)为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混孔(7)和第二掺混孔(10)的形状可以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混孔(7)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掺混孔(10)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孔(8)和第二冷却孔(11)的孔径处于0 .9mm~1 .1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射器(3)采用双油路离心式喷嘴。
8.一种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珠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36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涡轮发动机燃烧室
- 下一篇:一种扩张段加凸台的文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