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2512.9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7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涉;M·R·宝莱希特;小玉晃弘;沖田宪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源 端子 连接器 | ||
提供一种能够将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的接触部分支承在更靠近该部分的位置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外壳以及包括安装于外壳的近似板状体的电源端子。近似板状体构成为在对方外壳和外壳连接时,上述近似板状体在该近似板状体的厚度方向的相对面与设置于对方外壳的对方端子接触。近似板状体在该近似板状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区域中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带区域所包括的至少任意的部分通过外壳进行支承,带区域与近似板状体和对方端子的接触部分在沿接触方向的方向配置于相同位置,并且,上述带区域在沿接触方向的方向具有与接触部分的长度相同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能够在厚度方向上的相对面与设置在对方外壳的对方端子接触的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47171号公报)中示出了上述类型的电连接器的一例。
上述电连接器包括端子零件和供端子零件固定的连接器外壳。端子零件在前后方向上细长,从该端子零件的前端侧依次具有插头片部、供锁扣形成的锁扣形成部以及与电线的终端部压接的扣环部。在上述这些部分中,锁扣形成部和扣环部通过外壳进行固定,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连接的插头片部呈悬臂梁状地支承于外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471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知,在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连接时,在插头片部、即在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连接的部分施加有较大的力,但特别地,在上述部分能够在厚度方向的相对面与对方侧的对方端子接触的情况下,换言之,在端子的单侧不通过外壳等进行支承的情况下,存在端子零件压曲的危险较大的问题。为了减轻上述问题,较为理想的是,利用外壳将插头片部固定在更靠近上述被连接的部分的位置。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的结构中,插头片部构成为仅在该插头片部的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的接触方向上的、与该插头片部没有任何重叠的部分通过外壳进行固定。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而形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与对方侧的端子零件的接触部分支承在更靠近该部分的位置的电连接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该外壳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外壳连接;以及电源端子,该电源端子包括安装于上述外壳的近似板状体,上述近似板状体具有:厚度方向;与上述厚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以及与上述厚度方向和上述宽度方向两者正交的、沿与上述对方端子接触的接触方向的方向,上述近似板状体构成为在上述对方外壳和上述外壳连接时,上述近似板状体在该近似板状体的上述厚度方向上的相对面处与设置于所述对方外壳的对方端子接触,上述近似板状体在该近似板状体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中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带区域所包括的至少任意的部分通过上述外壳进行支承,上述带区域与上述近似板状体和上述对方端子的接触部分在沿上述接触方向的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并且,上述带区域在沿上述接触方向的方向上具有与上述接触部分的长度相同的长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能够将作为与对方端子接触的部分的近似板状体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区域中近似板状体和对方端子的接触部分、即近似板状体和对方端子接触时施加有较大的力的部分支承于靠近该部分的位置,因此,与将该部分支承于在接触方向上偏离的位置的现有的结构相比,能够将近似板状体以更稳定的状态支承于外壳。此外,特别地,通过将上述结构应用于电源端子,能够通过在宽度方向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尺寸的近似板状体来提高散热效果,此外,能够增大与对方端子的接触区域,从而能够减轻过热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连接器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至少任意的部分至少在上述近似板状体的沿着上述厚度方向的板厚面处通过上述外壳进行支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濑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广濑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2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