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最小化平均和最大移动的混合高度单元合法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2123.6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4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利;朱文兴;李兴权;朱自然;陈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92 | 分类号: | G06F30/392;G06F30/39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最小化 平均 最大 移动 混合 高度 单元 合法化 方法 | ||
1.一种最小化平均和最大移动的混合高度单元合法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把电路表示为超图模型H={V,E};
步骤S2:将单元设置方向后,对齐到临近且正确匹配的电源轨道行上;
步骤S3:对多倍行高标准单元进行预处理,并通过对目标函数和约束的分析和重构,将混合高度标准单元合法化模型转换为一个考虑平均、最大单元移动的混合整数二次规划模型;
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混合整数二次规划问题对应的目标为:
所述混合整数二次规划问对应的约束为:
xi+ωi≤xj+M(1-zij),zij∈{0,1},当
其中,αi:预设参数;xi,yi:单元ci当前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单元ci初始的横坐标和纵坐标;y′i:单元ci对齐到正确的行后的纵坐标;Rh:行高;单元ci允许向下或向上的移动行数;wi:单元ci的宽度;M:预设常数;
步骤S4:将混合整数二次规划模型转换成二次规划模型;
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二次规划模型的目标为:
所述二次规划模型的约束为:
如果sci和scj是相邻的,且
sci1,···,scir来自同一个单元
其中,βij:人为设定参数;VMIi:单元ci允许竖直方向移动的区间;oi:单元ci的竖直移动的方向,向上或者向下;ri:单元ci的行数;sci,为单元集合SC的子单元;
步骤S5:将二次规划模型转化为对应的线性互补模型;
步骤S6:用基于模数的矩阵分裂迭代法来求解线性互补模型;
步骤S7:进行行重分配以及对多倍行高标准单元进行复原;
步骤S8:采用基于线性规划的方法和Kuhn-Munkres算法对最小移动单元进行合法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小化平均和最大移动的混合高度单元合法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对于所述超图模型H={V,E},V={v1,v2,…,vn}表示电路单元的集合,E={e1,e2,…,en}表示线网集合;对于VLSI混合高度标准单元合法化模型,布局区域是矩形薄板,它的左下角坐标为(0,0),右上角为(W,H);对于单元vi(i=1,2,…,n),记wi为其宽度,hi为其高度,(xi,yi)为其左下角坐标,(x’i,y’i)为其全局布局的左下角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21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