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驱动的信号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41968.3 | 申请日: | 2018-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3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弛;逄尧堃;杨航;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信号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驱动的信号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纳米发电机为特定信号识别器供电,可以使得在无外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特定信号识别器的正常工作,从而识别出电子标签中的数据,实现数据的识别;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驱动的信号识别系统具有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轻便等特点,大大拓展了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驱动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自驱动的信号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微纳技术的发展,摩擦纳米发电机应运而生,且表现出了突出的性能。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易加工,且制作成本低,器件使用寿命长,容易和其他加工工艺集成的特点;可以收集环境中的机械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从而为电子设备供电,为自驱动设备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此外,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是一种新兴的信息通信技术系统,一般由电子标签,射频信号识别器以及计算机等三个部分组成,由于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需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与目标对象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所以识别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工作,使得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在物流、医疗、制造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射频信号识别器在工作过程中是依赖于电源工作的,没有电源提供驱动电压无法工作,所以使得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在无电源供电的应用领域中受到了限制。
基于此,如何实现在无电源供电的应用领域中保证射频信号识别器的正常工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驱动的信号识别方法及系统,用以在无外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实现信号的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驱动的信号识别系统,包括:纳米发电机、特定信号识别器、以及电子标签;
所述纳米发电机与所述特定信号识别器相连;
所述纳米发电机,用于为所述特定信号识别器提供驱动电压;
所述特定信号识别器,用于在所述纳米发电机提供的驱动电压的驱动下,发送特定信号,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识别所述电子标签中的数据;
所述电子标签,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特定信号时,发送反馈信号。
从而,通过纳米发电机为特定信号识别器供电,可以使得在无外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特定信号识别器的正常工作,从而识别出电子标签中的数据,实现数据的识别;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驱动的信号识别系统具有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轻便等特点,大大拓展了应用领域。
可选地,所述纳米发电机为摩擦纳米发电机或压电纳米发电机。
从而,不管是摩擦纳米发电机,还是压电纳米发电机,通过简单的器件即可实现为特定识别器供电,从而实现特定信号识别器的工作。
可选地,所述纳米发电机为单电极模式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从而,可以大大减小纳米发电机的体积。
可选地,所述单电极模式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包括:相对而置的移动摩擦层和接触电极;
所述特定信号识别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接触电极相连,第二输入端与接地端相连;
所述移动摩擦层与所述接触电极发生周期性地接触和分离。
从而,通过移动摩擦层与接触电极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产生电流,输出电压。
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纳米发电机与所述特定信号识别器之间的整流器;
所述整流器,用于将所述纳米发电机提供的驱动电压整流后传输至所述特定信号识别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未经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1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