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水树脂基质可抛射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1729.8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9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石华;彭恒;马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A01N25/10 | 分类号: | A01N25/10;A01N59/14;A01P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蟑胶饵 制备 灭蟑药剂 抛射 吸水树脂 基质 水弹 硼酸 防腐剂 水混合 引诱剂 重量份 便于携带 基体置 胶饵 口性 吸附 吸入 遇水 浸泡 发射 | ||
一种吸水树脂基质可抛射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可抛射灭蟑胶饵是在水弹基体上吸附有灭蟑药剂,所述的灭蟑药剂按重量份,由含量3份~10份的硼酸,5份~15份的引诱剂,0.1份~0.4份的防腐剂,余量为水混合构成。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硼酸3份~10份,引诱剂5份~15份,防腐剂0.1份~0.4份,余量为水混合制备成灭蟑药剂,将水弹基体置入灭蟑药剂中浸泡10分钟即制成可抛射灭蟑胶饵。本发明的一种吸水树脂基质可抛射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便,便于携带,吸入有灭蟑药剂的灭蟑胶饵可以置于市面常见的水弹枪中,发射到人无法触及的需要灭蟑的区域。胶饵使口性好,灭蟑效能高。干燥后遇水可再次发挥效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蟑胶饵。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现场对蜚蠊控制的吸水树脂基质可抛射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饵是一种常用的蜚蠊控制形式,也是最为常用的蜚蠊灭杀药物形式。主要是在胶状基质中添加药物或再添加引诱剂,诱引蜚蠊食用后中毒而亡,以达到控制蜚蠊危害的目的。而胶饵的布放多因饵料的粘性大,对墙面、家具多多少少形成了污染和破坏。且常规的胶饵在天花、比较深的缝隙中难以布施,常常造成胶饵的布放不全面,导致蟑螂无法灭绝。特别是重大灾害救援中,遇到人无法进入,需要进行有害生物控制的情况下,因胶饵无法布施。
市面上尚无一种可以抛施且以吸水材料为基质的胶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抛施且以吸水材料为基质的吸水树脂基质可抛射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水树脂基质可抛射灭蟑胶饵,包括有由高分子吸水树脂构成的水弹基体,所述水弹基体上吸附有灭蟑药剂,所述的灭蟑药剂按重量份,由含量3份~10份的硼酸,5份~15份的引诱剂,0.1份~0.4份的防腐剂,余量为水混合构成。
所述的引诱剂是葡萄糖或果糖或蜂蜜。
所述的防腐剂是山梨酸或苯甲酸。
一种吸水树脂基质可抛射灭蟑胶饵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硼酸3份~10份,引诱剂5份~15份,防腐剂0.1份~0.4份,余量为水混合制备成灭蟑药剂,将水弹基体置入灭蟑药剂中浸泡10分钟即制成可抛射灭蟑胶饵。
本发明的一种吸水树脂基质可抛射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便,便于携带,吸入有灭蟑药剂的灭蟑胶饵可以置于市面常见的水弹枪中,发射到人无法触及的需要灭蟑的区域。胶饵使口性好,灭蟑效能高。干燥后遇水可再次发挥效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吸水树脂基质可抛射灭蟑胶饵及其制备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吸水树脂基质可抛射灭蟑胶饵,包括有由高分子吸水树脂构成的水弹基体,所述水弹基体上吸附有灭蟑药剂,所述的灭蟑药剂按重量,由含量3份~10份的硼酸,5份~15份的引诱剂,0.1份~0.4份的防腐剂,余量为水混合构成。其中,
所述的引诱剂是葡萄糖或果糖或蜂蜜。所述的防腐剂是山梨酸或苯甲酸。
本发明中所述的高分子吸水树脂构成的水弹基体可以采用:豆豆象牌的玩具枪水晶弹;或STD(斯泰迪)标准水弹;或智轮的规格9-11mm水弹。
本发明的一种吸水树脂基质可抛射灭蟑胶饵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硼酸3份~10份,引诱剂5份~15份,防腐剂0.1份~0.4份,余量为水混合制备成灭蟑药剂,将水弹基体置入灭蟑药剂中浸泡10分钟即制成可抛射灭蟑胶饵。
下面给出实例:
实施例1
取硼酸7克,葡萄糖10克,山梨酸0.4克,余量为水混合制备成100克灭蟑药剂,将水弹基体置入所制备的灭蟑药剂中浸泡10分钟即制成可抛射灭蟑胶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1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