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壁挂炉用的负压低NOx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1586.0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4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杜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禾森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58 | 分类号: | F23D14/58;F23D14/02;F23D14/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3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壁挂炉 压低 n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壁挂炉用的负压低NOx燃烧器,在负压条件下燃烧,所述的燃烧器包括淡燃气引入燃烧流路和浓燃气引入燃烧流路,所述的淡燃气引入燃烧流路包括淡燃气引射口(1)、淡燃气通道和淡火口(5),所述的浓燃气引入燃烧流路包括浓燃气引射口(4)、浓燃气通道和浓火口(6),所述的淡火口(5)和浓火口(6)位于燃烧器顶部,其中淡火口(5)位于中间,浓火口(6)位于两侧,且淡火口(5)与浓火口(6)之间设有浓淡扩散区(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燃气燃烧充分、氮氧化物生成少、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壁挂炉的燃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壁挂炉的低氮氧化物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对燃气用具的烟气排放会有不断新标准出现,尤其是对NOx的排放,现在进入欧美的燃气用具都必须具备低NOx的要求,而我国对燃气用具NOx排放要求也在2012年开始。现有的普通壁挂炉用燃烧器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NOx,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会发生酸雨和危及人类的呼吸系统产生病变。
中国专利CN104807010A公开了壁挂炉用的负压低NOx燃烧器,主要在负压条件下燃烧,所述的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板,该燃烧器主板下部设有引射口,燃烧器主板上部设有火排,所述的引射口通过引射管连接火排,所述的引射口设有两个,分别为浓燃气引射口和淡燃气引射口,所述的火排设有至少三个平行的火口槽,其中,分布在两侧的火口槽为浓火口,分布在中间的火口槽为淡火口,所述的浓燃气引射口通过浓燃气引射管连接浓火口,所述的淡燃气引射口通过淡燃气引射管连接淡火口,该燃烧器主要是通过设置浓燃气引射口与淡燃气引射口,避免了两种预混燃气的比例由于空气气流速度或气压等因素影响浓燃气与淡燃气的比例,从而造成二次燃烧温度上升和破坏燃烧稳定性,达不到低NOx烟气排放。但是该结构具有以下缺陷:但是该结构火排设有六个平行的火口槽,其中,分布在两侧的两个火口槽为浓火口,分布在中间的四个火口槽为淡火口,淡火口和淡火口紧靠在一起,一方面引流结构复杂,另一方面浓燃气和淡燃气起不到分别燃烧的效果就混在一起了,难以彻底降低NOx烟气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燃烧充分稳定的壁挂炉用的负压低NOx燃烧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壁挂炉用的负压低NOx燃烧器,在负压条件下燃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包括淡燃气引入燃烧流路和浓燃气引入燃烧流路,所述的淡燃气引入燃烧流路包括淡燃气引射口1、淡燃气通道和淡火口5,所述的浓燃气引入燃烧流路包括浓燃气引射口2、浓燃气通道和浓火口6,所述的淡火口5和浓火口6位于燃烧器顶部,其中淡火口5位于中间,浓火口6位于两侧,且淡火口5与浓火口6之间设有浓淡扩散区8;
淡燃气和浓燃气分别在淡火口5和浓火口6燃烧后,过剩燃气和空气在浓淡扩散区8进行二次混合继续燃烧,从而使得燃气燃烧充分,此外,二次燃气的燃烧温度相比普通燃烧的温度大大降低,从而有效的减少了NOx的生成。
所述的淡火口5包括多组淡火口槽,各组淡火口槽由至少两个平行的淡火口槽组成;
所述的浓火口6包括多组浓火口槽,每组浓火口槽均有两条相对设置在对应组淡火口槽两侧的浓火口槽组成,其中浓火口槽与淡火口槽垂直设置,且每条浓火口槽与对应组淡火口槽间为浓淡扩散区8。
所述的浓淡扩散区8的宽度为1~2mm,长度为140~150mm,确保浓淡燃气在离开火口后的扩散,混合形成稳定的浓淡火焰燃烧区。
所述的淡火口槽为长方形条状,确保燃气流出速度均匀,由冲压冲孔工艺实现,以获得稳定的火口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禾森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禾森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1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