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件及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1532.4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6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郭亚宁;崔艳磊;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4/06;H01R4/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件 压线件 连接器 插接件 针孔结构 接触可靠性 片式结构 分体式结构 分体设置 壳体 片式 压线 加工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及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包括分体设置的插接件和压线件,所述插接件和压线件固定连接,所述插接件为针孔结构,所述压线件为片式结构。现有连接器中的接触件为一体的片式或针孔结构,一体式的接触件或者存在使用时接触可靠性低,或者存在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接触件使用分体式结构,并且插接件使用针孔结构,使得接触件使用时接触可靠性高;压线件使用片式结构,使得压线件加工成本低并且压线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气和传输通信设备中的关键节点,是保证电气信号及电能稳定连接传输的重要元器件。接触件是连接器的重要组成部件,接触件包括插接端和压线端,传统的接触件有片式结构和针孔结构(即插针接触结构或插孔接触结构)。采用片式结构的接触件通过冲压整体成型,这种加工方式成本低,但在产品结构上无法规避由于冲压带来的接触可靠性低的问题,并且冲压导致产品的抗拉效果不是很理想。采用针孔结构的接触件通常采用机加或铸造方式进行生产,针孔接触件中的插接端接触可靠性高、抗拉性能强,但是压线端受工艺方式的局限,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可靠性高且成本低的接触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上述接触件的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接触件包括分体设置的插接件和压线件,所述插接件和压线件固定连接,所述插接件为针孔结构,所述压线件为片式结构。
现有连接器中的接触件为一体的片式或针孔结构,一体式的接触件或者存在使用时接触可靠性低,或者存在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接触件使用分体式结构,并且插接件使用针孔结构,使得接触件使用时接触可靠性高;压线件使用片式结构,使得压线件加工成本低并且压线效果好。
为了使本发明的接触件适配于弯式连接器,所述插接件与压线件呈一定夹角固定连接而使所述接触件成弯式接触件。
作为上述弯式接触件的进一步改进,插接件与压线件之间的夹角为90°。
对于上述各种接触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件和压线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用于供另一个插装连接的连接孔。压线件与插接件采用这种与连接孔插装连接的方式一方面便于固定,另一方面可增强压线件与插接件固定强度。
压线件与插接件采用连接孔固定时,所述连接孔位于压线件上,所述插接件穿过连接孔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连接孔铆接的压铆结构。在综合评价焊接、铆接等连接方式的基础上发现压线件与插接件之间采用铆接的方式有利于降低整个接触件的电阻。
压线件与插接件使用铆接固定时,所述压线件上设有用于与压铆结构配合固定插接件与压线件的承压台。承压台有助于增强压线件耐压强度,从而增强了插接件与压线件的连接强度。
作为上述压线件与插接件使用铆接方式固定的接触件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线件包括U形槽,U形槽的内腔为压线腔,U形槽的两个槽壁受力后向内腔弯折压紧线缆。线缆放入U形槽内腔,对U形槽槽壁施力使其向U形槽内腔弯折将线缆压紧,便于操作的同时具有压紧效果好的优点。
对于本发明具有上述U形槽的接触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线件还包括由U形槽的槽底沿槽长方向延伸的连接耳部,所述连接孔设置在连接耳部上。设置连接耳部便于压线件与插接件固定连接。
对于本发明具有上述连接耳部的接触件的进一步改进,压线件的U形槽和连接耳部一体连接,压线件冲压成型。压线件采用冲压成型便于加工的同时有助于降低压线件的制作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包括分体设置的插接件和压线件,所述插接件和压线件固定连接,所述插接件为针孔结构,所述压线件为片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1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