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膏基内墙底层腻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1414.3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4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新;冯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益新装配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34 | 分类号: | C09D5/34;C04B28/14;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2422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膏 内墙 底层 腻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膏基内墙底层腻子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脱硫石膏粉1‑1000份,水泥50‑30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5份,粉煤灰100‑500份,保水剂1‑10份,淀粉醚0.1‑3份,缓凝剂1‑3份;相对于传统腻子而言,本申请的腻子具有优秀的防潮防湿性能。传统腻子是以液状胶体干燥成膜而产生强度,其本身是不能成型的,即它是没有抗压和抗折强度的。所以,传统腻子表面强度低,且其批刮厚度不宜超过0.5mm,否侧液体胶体不能干燥成膜,易产生龟裂,一般需分多次批刮。而本申请腻子具有较好的表面和粘结强度,可以成型,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其批刮厚度也不受限制,一般分两次批刮即可完成腻子层的施工,省时省力,不会产生龟裂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膏基内墙底层腻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内墙腻子粉是漆类施工前对施工面进行预处理的一种表面填充材料,主要目的是填充施工面的孔隙及矫正施工面的曲线偏差,为获得均匀、平滑的漆面打好基础,腻子粉的用于混凝土、砖墙、混凝土砌块、预制块等各种建筑结构的室内外防水工程,如:屋面、隧道、地下室、厨房、卫生间、阳台、浴室、水池、游泳池、生活污水池等。
传统刮墙腻子主要是采用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或淀粉之类的胶粉与石膏粉、双飞粉、滑石粉、轻钙粉、灰钙粉等干混后配成的单组分固体粉末。它解决了施工配料的随意性,使用时,只需要按一定的比例用水将粉体腻子粉调制成膏状即可,这类产品在使用中易起粉、脱落,表面强度、粘结强度都很低,严重影响了腻子的质量。
因此在符合健康环保要求的同时,提高腻子的表面强度和粘结强度,涂刮后的表面光洁细腻,对目前内墙腻子材料以及建筑材料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石膏基内墙底层腻子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石膏基内墙底层腻子,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脱硫石膏粉1-1000份,水泥50-30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5份,粉煤灰100-500份,保水剂1-10份,淀粉醚0.1-3份,缓凝剂1-3份。
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脱硫石膏粉700份,水泥10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5份,粉煤灰300粉,保水剂3份,淀粉醚0.8份,缓凝剂1.5份。
所述的脱硫石膏粉,粉碎过130-150目制得。
所述的水泥,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具体型号为po42.5。
所述的保水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所述的一种石膏基内墙底层腻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按照相应比例称取后混合倒入容器内,用手动搅拌机搅拌均匀;
(2)将步骤(1)搅拌好的物料加水混合,拌匀后静置,再次搅拌厚即可使用。
所述的步骤(1)中的搅拌,搅拌时间为8-12min。
所述的加水混合,是将步骤(1)搅拌好的物料和水按2.5-3.5:1的质量比混合即可。
所述的步骤(2)中的静置,静置时间为3min。
本申请所使用的材料规格型号及产地如下
以下对本申请制备的内墙腻子的性能作进一步测试说明:
1.材料
1.1准备一组规格为:长160mm×宽40mm×高40mm的试模盒(3个试模盒为一组),试模盒是铁质或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益新装配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益新装配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1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型防腐浆料
- 下一篇:一种石膏基外墙底层腻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