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输送危险废物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0572.7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光明;赵卓云;皮尔让·夏尔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碎得机械(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10131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压力传感器 输送管道 固体泵 危险废物 流变特性测试系统 第二压力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 管道输送 回转窑 流变 测试技术领域 长度方向间隔 控制器连接 建立关系 流变参数 流变特性 数据支持 物料配比 剪切 剪切力 主油缸 检测 泵送 流体 内壁 连通 判定 出口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物流变特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输送危险废物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及检测方法。其包括固体泵、回转窑和连通所述固体泵、所述回转窑的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沿所述输送管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固体泵出口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固体泵的主油缸内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发明以计算得出的多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出所述输送管道内壁处的剪切速率为横坐标,以剪切力τw为纵坐标,建立关系曲线,从而判定流体的流变类型;通过选择适当的流变方程,确定流变参数,为物料配比与优化泵送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物流变特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输送危险废物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危险废物是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害特性的废物。主要包含固体蒸馏残渣、废液、蒸馏残液等。焚烧法因其在处理危险废物时能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处理危险废物的方法,也是我国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主要采用的方法。
危险废物的收集容器为铁桶、塑料桶、编织袋等,焚烧法需要将危险废物连同收集容器一起破碎、混合,利用固体泵泵送到回转窑中进行燃烧,由于固体泵到回转窑有200-500米左右距离,同时输送物料种类复杂,属于非牛顿流体,因此,研究管道输送危险废物的流变特性,对物料配比与优化泵送有非常大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输送危险废物流变特性测试系统,用来实时检测管道输送危险废物的流变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输送危险废物流变特性测试系统的检测方法,用来计算管道输送危险废物的流变参数。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管道输送危险废物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其包括固体泵、回转窑和连通所述固体泵、所述回转窑的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沿所述输送管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固体泵出口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固体泵的主油缸内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输送管道内输送压力;
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固体泵出口压力;
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固体泵的活塞位移;
所述控制器,用于读取、显示和存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均包括压力探头、封装外壳、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所述压力探头安装在所述封装外壳上端,所述液晶显示器安装在所述封装外壳下端,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封装外壳内;所述压力探头、所述液晶显示器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压力探头包括压力感应片和安装座,所述压力感应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端;所述压力感应片由厚度为4~6mm的不锈钢板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RS-485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过RS-485总线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固体泵的主油缸内,用于检测所述固体泵的主油缸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传感器为BALLUFF微脉冲直线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S7-200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碎得机械(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碎得机械(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0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