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灭蚊、净化、隔热作用的教室窗帘结构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39683.6 | 申请日: | 2018-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4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郭耀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耀普 |
| 主分类号: | A47H23/08 | 分类号: | A47H23/08;A47H23/01;A47H13/02;D06M15/00;D06M11/46;D06M11/44;D06M11/80;D06M11/79;D06M11/83;B32B9/02;B32B9/04;A01M29/12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灭蚊 净化 隔热 作用 教室 窗帘 结构 加工 方法 | ||
1.具有灭蚊、净化、隔热作用的教室窗帘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分别安装在窗户上方和下方的支撑机构(1)、位于外层的深色帘(2)和位于内层的浅色帘(3),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两个吸盘(4)、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5)和若干个半封闭挂环(6),所述吸盘(4)对称设置在窗户宽度方向的两侧墙壁上,所述半封闭挂环(6)挂设在所述支撑杆(5)上,所述支撑杆(5)由固定杆(501)和微调杆(502)组成,所述固定杆(501 )及所述微调杆(502)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侧的吸盘(4)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501)及所述微调杆(502)相对的一端均设有滚球(505),所述吸盘(4)上设有与所述滚球(505)相匹配的凹槽(401),所述固定杆(501)与所述微调杆(502)相接的一端设有螺纹槽(503),所述微调杆(502)与所述固定杆(501)相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螺纹槽(503)相匹配的外螺纹(504);所述深色帘(2)和浅色帘(3)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半封闭挂环(6)连接的通孔(7),所述深色帘(2)的上下两端设置在外侧所述支撑杆(5)的半封闭挂环(6)上,所述浅色帘(3)的上下两端设置在内侧所述支撑杆(5)的半封闭挂环(6)上;
所述深色帘(2)包括竹炭纤维面层(8)、防蚊面层(9)和负离子释放层(10),所述竹炭纤维面层(8)和防蚊面层(9)的两侧边沿及底边沿缝合,上边沿活动连接,所述负离子释放层(10)设置在所述竹炭纤维面层(8)和防蚊面层(9)之间,形成夹心结构;所述防蚊面层(9)按重量份数包括50~60份棉纤维、20~30份黄柏皮纤维、10~20份楝树皮纤维、10~20份竹纤维、5~10份植物提取液;
所述浅色帘(3)包括帘布本体(11)和若干穿设在所述帘布本体(11)上的玻璃微珠(12),所述帘布本体(11)由纬纱(1101)、主经纱(1102)和副经纱(1103)编织而成,所述纬纱(1101)、主经纱(1102)和副经纱(1103)外镀有润滑耐磨层,所述玻璃微珠(12)的直径为1~3mm,所述玻璃微珠(12)穿设在所述主经纱(1102)上,且两根所述纬纱(1101)之间的主经纱(1102)上仅穿设一颗玻璃微珠(12);所述玻璃微珠(12)外镀有反光隔热涂层,所述帘布本体(11)按重量份数包括45~55份棉纤维、25~35份麻纤维和20~30份调温纤维,所述反光隔热涂层按重量份数包括30~50份树脂、10~20份氧化钛粉、5~10份氧化锌粉、3~8份电气石、8~15份硅藻土、3~5份纳米银离子、10~20份外加剂;
具有灭蚊、净化、隔热作用的教室窗帘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炭制成纳米竹炭微粉,由水性聚氨酯、氧化锌、二氧化钛、光稳定剂、抗氧剂和水合成防晒调理液,将纳米竹炭微粉、防晒调理液加入涤纶原浆中,通过纺棉工艺制成竹炭纤维面层;
(2)按重量份数,取50~60份棉纤维、20~30份黄柏皮纤维、10~20份楝树皮纤维、10~20份竹纤维,混纺制得织物,取5~10份由天竺葵、薰衣草、薄荷、藿香中的一种或几种植物制得的植物提取液,并加入60~70份水稀释,将织物放入植物提取液中,在真空低温条件下冻干,使植物提取液均匀浸润在织物上,且不破坏植物提取液的有效成分及芳香味,即可制得防蚊面层;
(3)将蛋白石、电气石破碎成0.5~2mm的颗粒,将其装入无纺布袋中,并压制成真空薄片状的负离子释放层,备用;
(4)将竹炭纤维面层和防蚊面层裁剪成大小相同的尺寸,并将二者的两个侧边沿及下边沿缝合,在上边沿装上暗扣或拉链,再将真空薄片状的负离子释放层放入竹炭纤维面层和防蚊面层之间,扣上暗扣或者拉链,即可制得具有夹心结构的深色帘;
(5)按重量份数,取45~55份棉纤维、25~35份麻纤维和20~30份调温纤维,分别制成纬纱、主经纱和副经纱;
(6)将纬纱、主经纱和副经纱放入润滑耐磨液中浸泡1~2h,取出干燥在表面形成润滑耐磨层;
(7)按重量份数取30~50份树脂、10~20份氧化钛粉、5~10份氧化锌粉、3~8份电气石、8~15份硅藻土、3~5份纳米银离子、2~3份分散剂、3~5份消泡剂和5~15份颜料,放入20~30份水中调配成反光隔热颜料;制备粒径为1~3mm的带孔玻璃微珠,在其表面喷涂反光隔热颜料,形成厚度为50~100μm的反光隔热涂层;
(8)在主经纱上穿设带有反光隔热涂层的玻璃微珠,和纬纱、副经纱纺织成浅色帘,并使浅色帘的纬纱之间的主经纱上仅穿设一颗玻璃微珠;
(9)将固定杆设有螺纹槽的一端与微调杆设有外螺纹的一端拧紧连接,然后将固定杆一侧的吸盘贴在窗户一侧的墙壁上,转动微调杆,使微调杆一侧的吸盘与窗户另一侧的墙壁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直至贴合固定在墙壁上,按照上述方法将窗户上下两端的支撑杆根据窗帘的高度安装在墙壁上;
(10)将深色帘上下两端的通孔与窗户上下两端位于外侧的支撑杆上的半封闭挂环依次连接,捏紧半封闭挂环,使其呈封闭状态,将深色帘安装在支撑机构上;
(11)将浅色帘上下两端的通孔与窗户上下两端位于内侧的支撑杆上的半封闭挂环依次连接,捏紧半封闭挂环,使其呈封闭状态,将浅色帘安装在支撑机构上,即可得到具有灭蚊、净化、隔热作用的教室窗帘结构;
所述步骤(2)中,先将棉纤维、黄柏皮纤维、楝树皮纤维、竹纤维放入微波设备,在60~70℃杀虫杀菌处理30~45s,然后放入烘箱烘干;取25~30份棉纤维、10~20份楝树皮纤维、5~10份竹纤维作为经线,取25~30份棉纤维、20~30份黄柏皮纤维、5~10份竹纤维作为纬线,混纺制得织物;
所述步骤(7)中,按重量份数取30~50份树脂、10~20份氧化钛粉、5~10份氧化锌粉、3~8份电气石、8~15份硅藻土、3~5份纳米银离子、2~3份分散剂、3~5份消泡剂,放入20~30份水中调配成混合液,重复调配上述混合液多份,然后分别在各组混合液中加入取不同颜色的颜料5~15份,调配成不同颜色的反光隔热颜料,将玻璃微珠分为多组,每组分别喷涂一种颜色,形成具有多种颜色的玻璃微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耀普,未经郭耀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96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