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粉料供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9377.2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7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益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2 | 分类号: | B65G65/32;B65G33/18;B65G3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陈杭君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料筒 供应装置 建筑粉料 粉料 进料管 向下流动 沉降 反向螺旋槽 导风组件 技术设计 建筑设备 同向转动 吸收组件 进料泵 壳本体 螺旋轴 轴钢套 减小 连通 密封 容纳 汇聚 制造 | ||
1.一种建筑粉料供应装置,包括进料管(1)和储料筒(2),所述的进料管(1)的一端与储料筒(2)的顶部连通,所述的进料管(1)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料泵(3),还包括容纳粉料的密封的壳本体(701),所述的壳本体(701)沿粉料输送方向的相对后端的一侧开设有输入口(702)、沿粉料输送方向的相对前端的一侧设有输出口(703),所述的壳本体(701)上沿粉料输送方向的两端开设有至少一对呈对应设置的供一螺旋轴(704)穿出的位于沿粉料输送方向的相对前端的前轴通孔(705)和位于沿粉料输送方向的相对后端的后轴通孔(706),所述的螺旋轴(704)的一端穿出于一后轴通孔(706)与驱动电机(707)连接、另一端穿出于前轴通孔(705)与支撑轴承(708)连接,所述的储料筒(2)通过出料管(8)与壳本体(701)上的输入口(70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料筒(2)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导风组件、阻风组件和吸收组件;所述的螺旋轴(704)和前轴通孔(705)之间设有将从螺旋轴(704)和前轴通孔(705)之间的缝隙中漏出的粉料重新送入壳本体(701)内的漏料返送结构,所述的漏料返送结构包括紧设于螺旋轴(704)上位于前轴通孔(705)处周侧的轴钢套(709),所述的轴钢套(709)上开设有至少一条呈螺旋型绕于其周向外侧的且与该螺旋轴(704)旋转方向呈相反设置的反向螺旋槽(710),所述的轴钢套(709)外侧与前轴通孔(705)内侧之间留有横截面为圈形的第一圈形空隙(7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粉料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组件包括设于储料筒(2)顶部内侧的若干呈竖向向下设置的导风转轴(601),每所述的导风转轴(601)的一端伸出储料筒(2)顶部与导风电机(602)连接,每所述的导风转轴(60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呈间隔设置的导风旋转飘带(603);阻风组件包括与储料筒(2)内侧周向密封连接的安装台(501),所述的安装台(501)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通孔(502),每所述的安装通孔(502)内设有一个阻风滤筛(503);吸收组件包括呈扩口型的吸料罩(505),所述的吸料罩(505)相对大端的端部周侧与储料筒(2)密封连接,所述的吸料罩(505)相对大端的端口与安装台(501)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粉料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所述的导风转轴(601)上设置的若干导风旋转飘带(603)的长度各不相同、且沿导风转轴(601)竖直向下方向呈长度递减分布;每所述的导风转轴(601)上设置的若干导风旋转飘带(603)沿导风转轴(601)呈间隔均匀的螺旋形设置;所述的阻风滤筛(503)的中心线上设有与其相邻的安装通孔(502)转动连接的阻风转轴(504);所述的安装台(501)上设有4个阻风滤筛(503),所有所述的阻风滤筛(503)呈间隔均匀设置在安装台(501)的中心部的外侧,所有所述的阻风滤筛(503)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的导风转轴(601)的数量为4个且分别一一悬设于4个阻风滤筛(503)的正上方;所述的安装台(501)为倒锥形且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的阻风转轴(504)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的阻风滤筛(503)由麻布制成,所述阻风滤筛(503)包括至少一层麻布,所述的麻布的筛孔为40目至55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粉料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料罩(505)上相对大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是相对小端的端口的横截面面积的2.2倍至3.5倍;所述吸料罩(505)相对小端设有与其连通的由麻布制成的收料套(506),所述的收料套(506)相对下端的端口小于相对上端的端口;所述阻风组件和吸收组件上都设有振动器(5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粉料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料返送结构还包括固设于前轴通孔(705)内侧上供螺旋轴(704)穿过的外钢套(711),所述的外钢套(711)与轴钢套(709)之间留有横截面为圈形的第二圈形空隙(712);所述的外钢套(711)上靠近壳本体(701)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的轴钢套(709)上靠近壳本体(701)一端的端面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益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益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93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平衡移动装卸机立柱自正方法
- 下一篇:自动放矿机安全挡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