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放射性核素有效定位的人体内照射污染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8743.2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杨素;李长春;牛德青;杨超;任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161 | 分类号: | G01T1/161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核素 探测器 有效定位 计数率 测量 体内 照射 测量分析 匹配 污染 不均匀分布 计数结果 检测结果 加权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放射性核素有效定位的人体内照射污染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两个及以上探测器对人体进行测量并得出两个及以上探测器各自的计数率;S2:根据两个及以上探测器的计数率比匹配对应的测量分析模式;S3:将两个及以上探测器的计数率在匹配到的测量分析模式下进行加权分析得出计数结果。本发明基于放射性核素有效定位的人体内照射污染测量方法,通过上述步骤,将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视为不均匀分布,更加符合人体实际情况,检测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内部放射性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放射性核素有效定位的人体内照射污染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核电站、核燃料厂等涉核工作场所,站立式全身计数器常用于对可能存在放射性核素摄入的工作人员,进行直接内照射放射性污染检测。通常放射性核素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将会在体内产生不均匀分布,且主要沉积在人体特定器官中,如甲状腺、肺部、肠胃部。但目前通用的站立式全身计数器均是基于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均匀分布的基础上进行测量分析的,这将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通用的站立式全身计数器均是基于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均匀分布的基础上进行测量分析的,这将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放射性核素有效定位的人体内照射污染测量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放射性核素有效定位的人体内照射污染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两个及以上探测器对人体进行测量并得出两个及以上探测器各自的计数率;S2:根据两个及以上探测器的计数率匹配对应的测量分析模式;S3:将两个及以上探测器的计数率在匹配到的测量分析模式下进行加权分析得出计数结果。
现有技术中,通用的站立式全身计数器均是基于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均匀分布的基础上进行测量分析的,这将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本发明应用时,先采用两个及以上探测器对人体进行测量并得出两个及以上探测器各自的计数率;为了能够实现对人体多方位的检测并方便后续判断,需要设置两个及以上探测器;然后根据两个及以上探测器的计数率匹配对应的测量分析模式;测量分析模式可以表示人体受到的辐射状态,通过两个及以上探测器的计数率进行匹配的方式,可以使得匹配更加精准,有效的避免现有站立式全身计数器检测的局限性;再然后将两个及以上探测器的计数率在匹配到的测量分析模式下进行加权分析得出计数结果;通过在测量分析模式下进行加权分析,可以使得计数结果更接近实际结果。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将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视为不均匀分布,更加符合人体实际情况,检测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器包括上探测器和下探测器;所述上探测器的计数率为Cupper,所述下探测器的计数率为Cunder;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采用上探测器和下探测器对人体进行独立同步测量并得出上探测器的计数率Cupper和下探测器的计数率Cunder。
进一步的,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S21:根据下式得出计数率比值R:S22:根据R值匹配对应的测量分析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分析模式包括甲状腺测量分析模式、肺部测量分析模式、全身测量分析模式和肠胃部测量分析模式;所述甲状腺测量分析模式匹配的计数率比值R为大于5.5;所述肺部测量分析模式匹配的计数率比值R为大于2.5且小于等于5.5;所述全身测量分析模式匹配的计数率比值R为大于0.5且小于等于2.5;所述肠胃部测量分析模式匹配的计数率比值R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0.5。
现有技术中,目前站立式全身计数器不能够对放射性污染在人体内沉积情况进行有效定位,数据分析过程均是基于唯一的全身污染测量模式进行分析处理,这将导致测量值与真实值偏离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8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