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绿化植被路面及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7761.9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蒋秋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圣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2B3/14;C04B28/06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刘涛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绿化 植生 土壤基质 植被 混合层 土壤层 混凝土 铺设 河岸护坡工程 建筑材料领域 不规则形状 混凝土块体 混凝土层 抗压性 透水性 植被层 填充 停车场 建设 | ||
1.一种海绵城市绿化植被路面,其特征是,所述路面由上至下包括植被层(1)、表面土壤层(2),表面植生混凝土层(3)、植生混凝土及土壤基质混合层(4)、底部土壤层(5),所述植生混凝土及土壤基质混合层(4)是由不规则形状的植生混凝土块体(401)填充于土壤基质(402)中构成,其中,所述制备混凝土的原料包括下述组分:硫铝酸盐水泥、骨料、掺合料、水溶性纤维、水,酸性溶液,所述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22~0.30,骨灰比为6.0~8.0,所述骨料由天然骨料和再生骨料按质量比为1:0.2~0.4组成,所述天然骨料和再生骨料的为连续级配的碎石,其平均粒径为5~10mm;所述掺合料由硅灰和粉煤灰按质量比1:0.25~1组成,其用量为水泥质量的10~20%;所述水溶性纤维的用量为水泥质量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其特征是,所述土壤基质为天然土壤或适合相应植被层(1)植物生长的添加有植物生长营养剂的土壤;所述表面土壤层(2)的土壤为天然土壤或适合相应植被层(1)植物生长的添加有植物生长营养剂的土壤;所述底部土壤层(5)为天然土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面,其特征是,所述不规则形状的植生混凝土块体(401)与土壤基质(402)的质量比为1:0.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其特征是,所述水溶性纤维的溶解温度在50~10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其特征是,所述水溶性纤维为聚乙烯醇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其特征是,所述硅灰和粉煤灰的平均粒径为40~5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其特征是,所述酸性溶液为醋酸溶液、草酸溶液、柠檬酸溶液中的一种,酸性溶液的pH值为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其特征是,所述植生混凝土按下述方法制得:室温下,将粗骨料和25~30%的水于搅拌机中搅拌30s后加入硫铝酸盐水泥和余量水再搅拌20s;然后加入掺合料再搅拌30s,最后加入水溶性纤维,搅拌60s,成型,养护28d,得混凝土块体;利用蒸汽处理或热水浸泡所得混凝土块体至少10min,所述热水为沸水或热水温度为水溶性纤维溶解温度+5~10℃;每隔24h向处理所得混凝土试块上喷淋酸性溶液,喷淋的量为混凝土试块与酸性溶液的比为1g:2~20mL,喷淋至少3次;或将混凝土试块浸泡在酸性溶液中,浸泡3~7d后,自然干燥。
9.权利要求1所述海绵城市绿化植被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是,在目标地块土壤上挖出下沉式土坑,则最下部的土壤构成底部土壤层(5),在土坑中逐层填充不规则植生混凝土块体(401),每填充一层后向不规则植生混凝土块体(401)上铺设土壤基质(402)并喷水,压实后再重复上述步骤铺设下一层不规则植生混凝土块体(401);在植生混凝土及土壤基质混合层(4)上铺设表面植生混凝土层(3),在表面植生混凝土层(3)上铺设表面土壤层(2)后栽种植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圣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圣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77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