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认证服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7759.1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9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宰赫;梁熙星;申铉培;朴贤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S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李盛泉;孙昌浩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访问令牌 客户端装置 认证程序 认证信息 认证因素 认证服务系统 认证服务器 中继 传递 传送 验证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认证服务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客户端装置接收针对第一认证因素的识别信息及基于第一认证因素生成的第一认证信息,并基于该识别信息向多个认证服务器中的一个传递第一认证信息,进而中继第一认证程序;在第一认证程序成功的情况下,生成第一访问令牌,并向客户端装置传送第一访问令牌;从客户端装置接收第一访问令牌,验证第一访问令牌的有效性;有效的情况下,从客户端装置接收针对第二认证因素的识别信息及第二认证信息,并基于该识别信息向多个认证服务器中的一个传递第二认证信息,进而中继第二认证程序;以及在第二认证程序成功的情况下,生成第二访问令牌,并向客户端装置传递第二访问令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多个认证因素的用户认证技术。
背景技术
由于逐渐更加巧妙的黑客入侵技术,最近的互联网环境难以通过单一因素认证技术有效地应对各种各样智能的黑客入侵的威胁。通常,使用密码、短信服务(SMS)认证、一次性密码、数字证书等多种认证技术以进行用户认证。但是,攻击者正试图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认证信息的入侵以获取金钱收益,因此,在仅应用单一因素认证技术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相关信息泄漏的巨大危险。
最近,作为用于完善单一因素认证技术的方法,结合了两种以上的单一因素认证技术的多因素认证(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技术、基于风险的认证(risk basedauthentication)正受到瞩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635278号(2016.07.01公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认证服务系统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认证服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从客户端装置接收针对第一认证因素的识别信息及基于所述第一认证因素生成的第一认证信息,并基于针对所述第一认证因素的识别信息向多个认证服务器中的一个传递所述第一认证信息,进而中继所述客户端装置的针对用户的第一认证程序;(b)在所述第一认证程序成功的情况下,生成包含针对所述第一认证因素的识别信息的第一访问令牌(access token),并向所述客户端装置传送所述第一访问令牌;(c)从所述客户端装置接收第一访问令牌,进而验证接收的所述第一访问令牌的有效性;(d)在接收的所述第一访问令牌有效的情况下,从所述客户端装置接收针对第二认证因素的识别信息及基于所述第二认证因素生成的第二认证信息,并基于针对所述第二认证因素的识别信息向所述多个认证服务器中的一个传递所述第二认证信息,进而中继针对所述用户的第二认证程序;以及(e)在所述第二认证程序成功的情况下,生成包含分别针对所述第一认证因素及所述第二认证因素的识别信息的第二访问令牌,并向所述客户端装置传递所述第二访问令牌。
所述第一认证因素及所述第二认证因素可以分别是基于知识的认证因素、基于持有的认证因素及基于特征的认证因素中的一种。
所述多个认证服务器包括基于线上快速身份(FIDO:Fast Identity Online)认证技术的认证服务器、基于一次性密码(OTP)的认证服务器、基于短信服务(SMS:ShortMessage Service)的认证服务器、基于电子邮件(e-mail)的认证服务器、基于证书的认证服务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认证服务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f)在所述第一认证程序成功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第一认证程序相关的风险因素(risk factor)计算针对所述第一认证程序的风险评分;以及(g)基于所述风险评分判断是否执行所述第二认证程序,其中,在所述(b)步骤中,在需要执行所述第二认证程序的情况下,向所述客户端装置传递所述第一访问令牌及执行所述第二认证程序的请求,所述(c)步骤至所述(e)步骤在所述(b)步骤中传递了执行所述第二认证程序的请求的情况下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S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77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