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医用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37219.3 | 申请日: | 2018-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谭亚;张桂芳;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亚 |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K3/32;C08K5/54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硅橡胶 医用硅橡胶 天然羟基磷灰石 填充材料 无色 制备 硅橡胶技术 美容整形术 生物相容性 羟基磷灰石 析出 高降解性 高温煅烧 过氧化物 抗菌性能 牢固结合 磷酸三钙 皮肤色泽 生物活性 细胞毒性 骨组织 透明的 骨性 晶型 开炼 牛骨 颌面 皮肤 细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医用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属于抗菌硅橡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高温煅烧牛骨生成高强度的具有α﹣磷酸三钙晶型以及高降解性,高生物活性的天然羟基磷灰石,并以其为载体,制成抗菌天然羟基磷灰石,再与硅橡胶混合开炼,硅橡胶的在过氧化物的作用下形成牢固结合,其含羟基磷灰石一方面能与骨组织形成骨性结合,使材料得以固定,另一方面则完全具备硅橡胶的性能,如在颌面美容整形术中,当填充材料接近皮肤时,要求填充材料无色,以保持与皮肤色泽一致,硅橡胶无色、透明的特性即可达到这一要求;本发明抗菌医用硅橡胶呈现出较好的抗菌性能,且抗菌成分不会析出而进入细胞内产生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医用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属于抗菌硅橡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硅橡胶在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为人类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然,随之而来也有一些负面效应,硅橡胶植入材料在介入人体的过程中会粘附细菌,从而引起伤口感染,对其使用带来不便。国内在这方面的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成本。另外,硅橡胶导管作为长期介入导管植入人体会引起血栓,从而需要重新插管,并且在插管期间要不断注射抗血栓药物,很有可能引起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且病人因此带来的花费较高。
由于硅橡胶材料制品对生物活体组织有极大的惰性,使得由它构成的医疗器械用制品的种类不断增多并且应用的领域愈来愈广泛。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不同分类和功能的医疗用品区别越来越细化,不论是短期介入的产品还是长期植入的产品,其品种种类都在不断的增加,硅橡胶产品应用在医疗、服务、卫生、健康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完备的产品链。
医用硅橡胶制品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其中主要制品形式有三大类:医用导管、瓶塞以及其制品。因为硅橡胶结构的特殊,其在医疗领域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并且用量日益增加。例如对弹性有要求的密封用瓶塞,在针刺取药之后,出现的孔洞仍然能够自动封闭,保持气密性,并且因破损而产生掉落碎渣。
密封用瓶塞必须要有很好的耐药剂性、耐恶劣环境灭菌处理,如此才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旳稳定性。如果瓶塞是用来密封储存血液的还需要求瓶塞不会与血液起反应而引起血液变质及凝血反应,且硅橡胶植入材料在介入人体的过程中会粘附细菌,从而引起伤口感染,对其使用带来不便,实际上,硅橡胶在未经过改性的条件下很难满足临床的需要。一般通过对硅橡胶进行表面改性或者共混改性来达到实际应用需求。硅橡胶在临床的应用不断地被研究开发,市场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产品。医用硅橡胶材料作为医用髙分子材料使用,其制品呈现多功能化,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备受专家学者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硅橡胶植入材料在介入人体的过程中会粘附细菌,从而引起伤口感染,对其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抗菌医用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菌医用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为:
(1)取新鲜牛骨水洗后与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装入高压锅中煮沸3~5h,冷却后刮去表面的肉质和筋膜并干燥粉碎,过60目筛,得牛骨碎粒;
(2)将牛骨碎粒装入马弗炉中煅烧,冷却至室温后球磨,过200目筛,得天然羟基磷灰石;
(3)取硝酸银、硝酸锌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再滴加质量分数为3%柠檬酸三钠溶液,搅拌混合得复合银锌抗菌剂;
(4)取天然羟基磷灰石、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再加入盐酸多巴胺、过氧化钠、复合银锌抗菌剂、质量分数为10%甲醛溶液,并用质量分数为20%氨水调节pH为8.0~9.0,在避光处反应2~3天后过滤干燥,得抗菌天然羟基磷灰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亚,未经谭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7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缆用阻燃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